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工作动态

北京交通运输领域持续推进优化营商环境

发布日期: 2024-06-07 09:36 [打印]打印
分享到: 

市交通委部署2024年度优化营商环境42项重点任务,全力推动政策改革和优化服务迭代升级,持续打造北京交通优化营商环境“金名片”。

助力打造“北京服务”品牌

交通运输领域优化营商环境取得新成效

根据北京市《全面优化营商环境,打造“北京服务”的意见 》(以下简称《意见》)要求,2023年,北京交通部门推进优化营商环境重点任务落实,夯实“北京标准”“北京效率”“北京诚信”三大基础,积极开展提升政务服务效能等专项行动,取得新成效。

标准体系不断创新完善。全力参与打造国际一流的“北京标准”, 2023年编制发布京津冀协同标准1项,制定发布地方标准17项,完成地方标准立项12项,组织复审或评估地方标准72项。“北京地面公共交通运营服务标准化试点”,顺利通过第6批国家标准化试点验收,“城市轨道交通智慧化运营服务标准化试点”,被列为第9批国家级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项目。

行政审批效率持续加速。全力参与打造人民满意的“北京效率”,除例外清单事项,交通运输审批事项进驻市级政务服务大厅进驻率、综窗受理率、“全程网办”率均全市率先达到100%。

信用评价范围有序拓展。全力参与打造首善之区的“北京诚信”,持续开展公路建设、互联网租赁自行车、道路客运、货物运输等6个领域信用评价,评价市场主体2.5万余户。对34.19万驾驶员开展诚信考核,将642家企业4534台车辆不遵循“礼让斑马线”等不诚信行为记入“信用档案”。完成汽车租赁、道路养护工程、水路运输、轨道交通等4个领域信用评价指标体系建设,本市交通运输行业信用评价覆盖范围持续拓展。

政务服务效能持续提高。在汽修、客运、货运3个领域行业许可推行“一业一证”改革。“特殊车辆在城市道路上行驶审批”“公路超限运输许可”等事项实现集成办理,“一件事一次办”共计办理287件。线上不见面办理占比达到80%以上、线下申请跨区协办占比达到30%以上。交通行业全领域推行“综合检查e码查”。

助力企业发展成效显著。在市交通委官网开设“助企纾困稳定增长政策汇总”服务专栏,集中推送各类惠企政策151个。持续落实重点企业“服务包”工作机制,常态联系服务国铁集团、滴滴出行等8家交通行业企业。2023年,首都机场集团等3家企业年度营收入进入全市前100名,8家企业年度收入增速均大幅超过全市平均水平。

交通服务不断优化提升。按照“一站一策”思路,统筹推进“七站两场”交通接驳优化整治任务70项,完成公交进驻清河火车站等任务31项,一批“老大难”问题得到有效解决,重点场站交通接驳环境持续优化。积极打造“公交+旅游”模式,开通市区与八达岭长城、十三陵等重点景区旅游公交线路21条,累计运送乘客16.97万人次。实施2批71条656公里公交专用道优化调整,三环路社会车辆通行效率提高20%,通勤班车通行时间缩短10-30分钟。

优化营商环境再升级

2024年本市部署42项任务

2024年,北京交通领域重点部署了42项任务,从打造平等竞争环境、暖心高效服务环境、智慧便捷数字环境等7个方面着力,全面优化交通运输领域营商环境。

持续清理交通工程招投标领域各类隐性门槛和不合理限制,探索招投标领域评标专家动态管理和招标代理机构信用评价管理,推动市政接入工程占掘路“并联审批”“非禁免批”,共享占掘路施工点位等相关信息等。稳步拓展综合监管行业领域范围并同步推进“综合监管E码查”,多渠道指导企业主动合规,分步骤推进交通运输非现场监管全行业领域覆盖,严格规范行政罚款实施等。

推动实现网上办理实现从可办向好办易办转变,推动身份证等电子证照在交通运输审批场景应用,拓展企业电子印章在交通运输领域应用范围,建立“一企一档“一人一档”“一车一档”数据库,持续推进“开办运输企业”“临时立体停车设施建设运营”等5个事项“一件事一次办”,开通市、区政务服务大厅交通运输事项自助办业务,推动上线批“掌上办”政务服务事项等。

积极推进地铁、公交外卡POS机刷卡,持续推进桥下积水监测、车辆定位等感知数据的汇聚共享,新增“京通”出租、租赁、客运等11项查询服务,依托MaaS平台向社会提供全市道路停车位、经营性备案停车场动静态等交通出行信息,研发上线骑步行导航、场站接驳引导新服务功能等。继续优化提升 “七站两场”交通接驳措施,优化“一键叫车”助老助残服务,优化设置旅游景点临时落客区和停车设施,继续新开旅游公交专线增至25条。

下一步,市交通部门将全力加快推动各项改革任务落地落实,切实提高交通运输服务保障水平,为助力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做出“交通贡献”。





相关文章: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关于印发《2024年北京市交通运输领域全面优化营商环境重点任务清单》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