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听,请说话(10s)
抱歉,没听清,请再说一遍吧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政民互动 > 在线访谈 > 往期回顾

推进公交线网优化 促进行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

发布日期: 2024-12-04 10:32 [打印]打印
分享到: 

微信图片_20241204103455.jpg

访谈现场

微信图片_20241204103526.jpg

北京市交通委员会一级主任科员 马立光

微信图片_20241204103444.jpg

北京交通发展研究院 工程师 朱家正

微信图片_20241204103436.jpg

北京公共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线网中心高级业务主管 唐文兰

微信图片_20241204103508.jpg

主持人

主持人:各位观众朋友大家好,欢迎收看由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和首都之窗联合推出的在线访谈栏目,我是主持人陶媛。今天我们要跟您聊的话题是“推进公交线网优化 促进行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您也可以通过首都之窗快手号以及首都之窗抖音号收看并参与本次话题讨论。首先,我先来介绍一下本次做客我们直播间的三位嘉宾,他们分别是:

北京市交通委员会一级主任科员马立光。欢迎您。

嘉宾

马立光:主持人下午好,各位网友下午好。

主持人:第二位嘉宾是北京交通发展研究院工程师朱家正,欢迎您。

嘉宾

朱家正:主持人好,观众朋友好。

主持人:第三位做客我们直播间的嘉宾是北京公共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线网中心高级业务主管唐文兰,欢迎您。

嘉宾

唐文兰:主持人好,观众朋友们大家好!

主持人:刚才我们提到了公共线网优化,所以先请马老师给我们讲一讲公交线网究竟是怎样组成的。

嘉宾

马立光:2020年4月发布的《北京市地面公交线网总体规划》,《规划》明确了我市公交线网分为“3+1”层级体系结构。“3”即干线、普线和微循环线,南门统称为常规公交线路。“1”是定制公交。干线构成公交线网的骨干网络,根据服务空间范围的不同,分为市郊干线和市区干线,采取快慢结合的运营模式进行运营。市郊干线主要服务远郊区及新城区到市区;市区干线主要服务中心城区及周边居住组团。

普线主要服务对象是从居住区去医院、公园、商场等分散的中短途距离的出行,主要布设在快速路的辅路、主干路和次干路等次要的客流通道上,可以弥补轨道交通服务的空白。微循环线主要服务轨道和公交干线站点周边,提供居住区、就业区与轨道站点和公交干线站点之间的接驳,或者是一些短途的通勤、通学的服务。比如我们上小学距离比较近的一两站的公交,它们主要布设在城区道路的次干路、支路和小区道路等分散的客流通道上,起到的是为轨道、公交的干线接驳客流的作用。全市通过手机信令、公交刷卡数据、网约车和共享单车等大数据综合分析,识别出轨道+公交的中心城区公共交通骨干走廊,筛选出“八横、六纵、三环、十放射”共27条主要公交客流走廊,形成“棋盘+环+放射”整个地面公交的骨架网络,构成了公交主要客流走廊,共规划干线线路167条,微循环线线路314条。

常规公交先由政府统一管理,并向社会及时公开运营线路、停靠站点、营业时间、发车间隔、票价等信息,统筹考虑企业运营成本、社会承受力、交通供给等因素,制定调整全市公共交通票价,并依法履行定价成本监控等程序。定制公交是常规公交的一种补充和提升,通过线上预约的方式,还有拼车通行、智能调度等创新手段,满足市民不同场景下的精准需求,提供多元化、集约化、高质量的新型地面公交服务。目前北京公交一共提供定制公交服务主要包括商务班车、通勤班车,还有咱们常说的通学公交、通医公交、通游、区域巡游定制公交及节假日定制公交去一些旅游景点的,只在节假日运行,这也就是我们常常说的多样化的公交服务。这种多样化的公交服务满足了市民在不同场景下的精准需求,实行市场调节价,为市民提供多元化、集约化、高品质的公交出行服务。这就是咱们整个公交网络的基本构成。

主持人:谢谢马老师刚才非常简单清晰又明了地跟我们介绍了公交网线的布置情况。其实北京作为一个超大城市,我们的公交线网也一直在随着城市的发展不断地进行完善和优化。我们也注意到了,最近也调整了一批公交线路,所以我们想继续问一问您,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能让我们这么大力度的去推进公交的线路优化,来做这项工作。

嘉宾

马立光:其实我们现在在大力推进公交线网优化工作,也是顺应了整个城市公共交通结构变化的趋势。据我们统计,截止到2023年底,我市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已经达到了836公里,形成了“三环四横八纵十二放射”的网络化运营结构,除了在建的平谷区还没有通地铁,其他的所有区都已经有了轨道交通覆盖。轨道交通客流也呈现了“前期快速增长和后期平稳增长”的趋势,2017年工作日日流量已经突破千万人次,目前日均轨道客运流量稳定在1100万人次左右。相信大家在日常出行中也能深切地感受到客流变化的情况,大家日常出行中更多的会因为地铁快速便捷出行的方式选择地铁出行。同时随着网约车、共享单车的快速发展,市民的出行选择也是日益多样化。据统计,轨道交通客流分担比在逐年上升,在公共交通中的占比已经在2018年超过了公交的50.2%,反观公交行业,自2012年开始客流量呈逐年下降的状态。2012年客运量1394万人次,2019年下降到836万人次,目前日均约600万人次,整个公交体系在10多年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分析公交客流下降的原因,既有多样化出行的方式给市民带来了更多的选择,也有非首都核心功能疏解潜在的客流流失这些客观的原因,同时也存在公交轨道功能定位不明确、融合度不充分,地面公交运行效率和可靠性较低,公交服务模式可选择性不足等公交自身的原因,造成了公交相较于其他的出行方式吸引力不足。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我们的公交行业也在积极地推进线网优化工作,主要是推进公交轨道两网融合,优化公交服务供给,促进行业转型升级,推动实现公交行业更好的发展,也是更加便利地服务咱们乘客的公共交通出行。

主持人:其实刚才马老师提到了公共交通是现在北京市民最常选择的一个出行的方式,近些年,我们出行的选择也确实是更加的多元化,您刚才也提到面临着一些现实的问题,我们也在积极地进行改革和创新。所以我们想继续问一问,公交线网优化坚持的是什么样的原则和思路?

嘉宾

马立光:先介绍一个背景,随着首都大都市圈经济的发展,我们可以预见未来在城市内区和城区内和不同城区之间的出行联络将会越来越多,由此带来的长距离交通出行、跨区之间的通勤出行需求也会显著增长。作为城市基本的运输服务功能,城市地面公交在服务保障城市交通有序、可靠运行方面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城市交通运行的底线保障,咱们地面公交,尤其是在满足城市居民基本的出行服务要求、城市应急、重大活动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一个作用。

正如刚刚咱们提到的轨道交通的发展,在整个公交体系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情况,我们需要重新审视轨道和交通这两种交通方式的功能定位和相互关系,进而提升两种交通方式的整体运营效率,提高整个公共交通的吸引力。传统的公交线网更多是聚焦于公交作为一个单独的运行体系和运营系统,强调的是地面公交网的覆盖和服务。我觉得当下我们应该充分考虑到轨道和公交各自的特点,像轨道是运送能力强、快速准时,公交是机动灵活、可达性强,把这两个各自的优点结合起来,构建一个整个城市公共交通体系的一个大网,实现两者的优势互补。

据此我们提出公交线网优化调整的基本方向是在轨道密集区加强公交接驳服务,减少长、大线和重复路由(线路);对于轨道覆盖不足区域,增加公交覆盖服务,弥补轨道服务空白,在此基础上,对地面公交线网进行一个重构。据此我们也提出了常规公交线路调整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和方向:

一是做强干线,与轨道形成公共交通骨干线路。主要是面向跨区域长距离通勤、通学出行,重点在轨道覆盖不到的地方分担轨道客流压力,通过大站快车等运营组织模式、公交专用道和信号优先保障等措施,提供公交高频、快速服务,同步我们也在削减沿线重复公交线路,进一步整合整体公交资源配置效率。

二是做优普线,按照“减优结合、规模适度、服务精准”的原则,提供公共交通兜底服务、特色服务。针对轨道、公交干线服务不到的区域和走廊,提供公共交通基本出行服务,并通过大幅消减低效线路、长距离线路,提升线路运营效益。

三是做密微循环线,与轨道形成一体化出行服务。这个主要是在精准分析乘客接驳需求的基础上,优化微循环线路,方便乘客在社区端便捷出行、快速接入轨道交通网,同时与整体轨道交通网络做好运营时间、站点空间以及换乘优惠等方面的衔接的一些保障。

四是做大定制公交线,提供高品质、多样化、与小汽车具有竞争力的一些出行服务。依托咱们的大数据平台和通信技术,充分发挥公交调度灵活、通达性好、资源集约的优势,进一步拓展定制公交业务范围,满足不同场景下市民的定制化公交出行需求。

主持人:好的,谢谢马老师。刚刚通过三个问题的交流,您非常快速地给我们梳理了整个北京市公交的整体情况,用数据、用典型让我们的市民朋友相信现在已经有了一个整体的概念性的了解。再次感谢您!接下来,我们也想问问唐老师,公交集团在具体的工作当中是如何来开展公交线网优化工作的,请您跟我们说一说。

嘉宾

唐文兰:我们在开展线网优化工作中,始终坚持乘客为本、问需于民,一般情况,我们在充分调研分析基础上,会广泛收集乘客的出行需求,强化大数据支撑,通过多维度和全方位来挖掘IC卡数据、乘客OD数据(乘客出行链数据),来研判我们线网优化方案对乘客出行的影响。同时我们在分析中还引入了乘客换乘公交和地铁的数据,来测算方案实施前后对乘客出行费用的影响。此外,我们还细化了调缩和撤销线路优化替代线路的承接方案,综合评判单车次人次以及满载率等指标,来辅助线网优化的制定。

2024年,公交集团主要是围绕“减重撤低、加密重点、强化接驳、补充空白”的总体思路来开展全年的线网优化工作。具体来说,“减重撤低”就是减少与地铁并行的重复线路,减少地面公交自身线路的重复,同时优化整合低客流线路。“加密重点”主要是在大客流线路以及乘客出行比较重点的集中区域,包括早晚高峰重点时段,我们会加大运力投入。“强化接驳”和“补充空白”主要是强化社区接驳地铁的公交服务,补充地铁没有覆盖的地面公交线网服务,包括完善地面公交优化以后的替代服务。

主持人:谢谢唐老师,刚才通过您的介绍,发现我们公交集团也是做了大量的工作。最后您也提到一个工作的思路,请您给我们具体来介绍一下2024年公交线网优化的情况。

嘉宾

唐文兰:可以。从总体来说,截止到目前,累计优化调整了128条线路。这128条线路实施以后,从减的方面来看,削减了重复线路长度995.3公里,减少重复站位2185处;从加的服务方面看,我们增加了线网覆盖82.2公里,同时方便了127个小区的居民出行。从完成主要工作任务来看,截至目前,我们完成了3项主要工作任务。第一项,优化了与轨道长距离重复线路30条,调整合并30条,包括新开微循环线路30条这个目标。同时我们还开通了通医、通游线路50条。这是完成的第二个目标。第三个,缩短了与轨道交通站点50米内的接驳率,已经实现了88%。

主持人:刚才通过您的介绍我能看到最后的内容里有大量的数据都能表现出公交集团所做的工作。我们注意到有一个词,提到了2024年提供了“学医景商”的服务,给我们具体展开说一说这个词是代表四个方面吗?它具体指的是怎样的服务?

嘉宾

唐文兰:好的,主持人。我首先介绍通学公交。通学公交从去年开行第一条线路,到现在已经发展到302条线路,其实线路开行经历了一个让乘客从熟悉到接受再到需要的过程。这里我举一个学校的例子,今年2024年的春季学期,我们为北京中学东泽校区开了第一条他们学校的通学线路。这条线路当时开行的时候也得到了学校的大力支持,学校还特意给这个线路设置了专用停车场,方便同学们更加安全和便捷地上下学。在秋季学期,学校服务的线路已经扩大到12条,广受广大学生和家长的欢迎。目前运行的12条线路,我们一共投入13部车辆,服务的学生300余人次。

第二个想介绍的是通医公交。通医公交的开行经过了市民“点单”到部门调研,再到公交执行等一系列流程。今年在北京市交通发展研究院的大力支持下,我们首先对西城区的三甲医院进行了乘客具体的出行分析,包括出行的时间分布、空间分布以及年龄分布,准确地掌握乘客坐公交去就医的出行需求。在这些数据和调研基础上,我们成功地开行了通医公交的1线,这条线路是由红莲南路到宣武医院,主要服务的是广外地区的居民,他们主要去的医院是广安门医院和宣武医院,受到了广大乘客的好评。同时这条线路我们除了兼顾就医需求以外,乘客还可以坐这条线路,兼顾到他们的日常出行,包括接驳地铁的一些需求。

第三个,再介绍一下通游公交。今年1月城市副中心的三大文化建筑开业,吸引了很多乘客来参观游览。截至目前,我们服务三大文化建筑一共有3条通游专线,包括还有1条摆渡线。具体来说,三条通游线路,通游公交1线和通游公交2线主要服务乘坐地铁1号线-八通线,包括6号线、7号线的乘客去往三大建筑观光游览的。随后一周以后,我们又开通了通游专线7,这条线路主要是服务乘坐市郊铁路的乘客去往三大建筑。同时,我们也考虑大量的乘客是自驾车出游去往三大建筑,所以我们开通了1条三大建筑摆渡线,主要是服务自驾车的游客从周边停车场前往三大建筑的观光游览。

最后还想跟大家介绍我们的大美中轴观光巴士,这是今年暑期我们开通运营的一条观光巴士线路。线路采用的是纯电动新型仿古铛铛车辆,车辆无论是从外观还是到它的内饰,都是复制了1924年北京第一条有轨电车线路。除了少了一条铁轨,少了一个“大辫子”以外,这个车辆完完全全还原了铛铛车的历史风貌。车辆在行驶的过程中,乘客可以观光游览北京中轴线的15处文化遗产点。同时我们还创新了服务,提供了饮食的套餐,乘客坐着大美中轴观光巴士,除了观赏景点以外,还可以品尝咱们老北京像驴打滚、豌豆黄,包括还有烤鸭卷这些特色美食。所以在国庆假期的时候,大美中轴观光巴士受到了乘客们的热烈追捧,也是个打卡胜地。一共我们累计出车161车次,服务的游客有4400余人次。

主持人:谢谢唐老师,您服务的游客中有一名可能就是我,因为大家都知道今年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确实也成为了全世界游客的打卡地,欢迎大家乘坐贴心服务巴士,感受我们北京的美景。就像您说的,我刚刚听明白了,我们的服务越来越精细化了,更多的关注了不同人群的需求。我们还想再问问您,在近期调整需求的时候,我们还调研到了哪些情况或者线路调整的时候还有怎样的计划?

嘉宾

唐文兰:我们长期密切关注乘客的客流动态变化以及线路运营实际情况,结合居民的出行诉求,我们持续改进和创新服务。我们一般会定期开展一次集中的调研,比如今年3月,我们组织了一次公交精准运营服务调研,我们走到市民乘客的身边,走进社区和乡村,同时我们也走上站台和一线,广泛听取民意完善我们的服务。调研结束以后,我们重点锚定了10个重点区域,以北辛安为例,介绍一下我们调整线路的需求调研工作。北辛安地区主要是回迁安置房,现在有10个小区,有一条专61路,主要服务这个区域内。当时在调研的时候,了解到北辛安地区北侧枫香苑、栌韵苑,包括樱花苑几个小区,居民在调研的时候反映公交站位离他们的小区比较远,步行的距离比较长,出行有一些不便。了解到出行需求以后,我们开始进入实际探勘调研,去北辛安地区专门深入做分析。考虑可以将专61路绕行到北辛安内部,缩短乘客的步行距离,但是也需要解决一些基础设施的改善问题,比如要铲除一些绿化带,改善道路通行条件。所以我们积极和石景山区交通委、交通支队以及园林绿化局进行沟通,经过多方会商,最后研究出专61路引入区域内部的方案,最终方案绕行北辛安中路,包括南岔街,双向增设两对四个公交站位,缩短乘客步行距离。线路今年8月份调整,得到当地居民好评。同时“西望古城”公众号也对我们的线路调整进行了跟踪报道,给予了表扬。

除了服务北辛安地区以外,下一步,我们还会对北花园小区新开一条微循环线路,已经纳入到线路调整方案。这个小区具体也可以和大家介绍一下,它有它自己的特点。北花园小区地理位置是在通惠河南岸、京秦铁路北侧、五环路以东,小区的位置对外连通道路比较有限,而且道路通行条件有一些不足之处。早在2017年,我们就已经两次和高碑店乡综治办进行过沟通,研究如何为北花园小区开行线路。当时因为确实道路通行条件改善起来难度比较大,而且受限于地理位置,所以线路在当时没有开通成功。这些年,随着惠福路新开了一条跨河桥,同时属地也做了很多关于道路违章治理的工作,改善了道路通行的条件。今年我们在了解到这方面的工作以后,一共组织了7次现场调研,调研现场的道路,调研现场的点位,包括跟属地的街道、社区进行沟通,去了解他们的出行需求。从现在来看,这条线路的开行方案基本上已经确定,和周边的属地街道,包括政府部门也进行了反复的磨合,预计最近就可以开通。

此外,考虑到高碑店东路还有一个具体问题,道路的路幅窄,我们在选用车型的时候,现在计划选用6米的小车型,通行性更好一点,方便北花园小区的居民出行。除了服务小区居民出行以外,下一步,我们还会结合马上要开的地铁3号线和12号线,配合做公交线路的新开调整工作方案,主要是为了实现地铁新站都有公交线路的接驳服务。同时,我们还将全面梳理总结这一年来公交集团线网优化的工作经验和不足,继续强化数据分析和支撑,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方式广泛征集乘客意见建议,持续完善和制定好下一阶段线网优化工作,努力提升市民公交出行的获得感和满足感。

主持人:辛苦唐老师。刚才通过您具体举的两个小例子我们就能看出来,公交线网的优化牵一发而动全身,它是一个系统性的工作。所以在整个工作中,您也在最后和在解答的过程中多次提到,要根据乘客的出行需求开展公交线网的优化工作,这其实也是我们工作的一个原则,只有了解客流的变化和特点,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市民朋友们。接下来,我们也想问问朱老师,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如何能够详细地走进大家的心里了解需求。

嘉宾

朱家正:围绕乘客需求的获取上,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一是通过乘客出行问卷的方式来调查乘客出行的具体的需求;二是通过分析公共交通出行的IC卡、二维码等交易大数据,分析乘客公交出行的特征和变化的趋势;三是通过手机信令的数据,分析市民全方式出行的OD和时长。在日常线网优化工作中,我们主要是通过三种方式相结合,匹配公交服务和乘客出行的需求,作为线网优化的支撑和依据。在具体线网优化过程中,我们还编制了《公交线路优化技术导则》作为线网优化的技术规范。

主持人:谢谢您,今天我在这里想给您提出第四个我们能够获取需求的方式,就是今天如果我们的网友朋友们听到我们的节目,如果有感兴趣或者是有任何意见建议是不是可以在我们评论中跟大家互动留言,成为一个很好的我们今后工作的参考守则,也谢谢大家的辛苦努力,一直在为我们优化线路。

在最后的时候其实您提到了一个文件叫做《公交线路优化技术导则》,您能再跟我们详细介绍一下这个文件是一个怎样的文件,或者它在整个公交线网优化中发挥了一个怎样的作用呢?

嘉宾

朱家正:好的,我们从规范线路管理出发,按照以人为本、分层分级、集约高效、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成本效益的原则,编制了《公交线路优化技术导则》。《导则》在充分借鉴国内城市如上海、天津、青岛等城市的线网优化经验的基础上,我们提出的削减重复、撤销低效、分担轨道压力、强化轨道接驳、优化既有线路设置等策略,对于线路新开、调整、撤销做出了相关的操作流程的规定。在具体实施上,《导则》还对线路调整提出了一些约束性指标要求。 一是针对客流,我们将线路单车次人次干普线低于20、微循环线低于7或者线路百公里人次低于100作为判定低效线路的标准,新开线路和客流预测需要高于这个标准,对于低于此标准的线路我们会启动线路调整或者是撤销程序;二是按照《北京市地面公交线网总体规划》对于线路长度作出相关规定,分别有市郊干线不超过70km,市区干线不超过5km、普线不超过20km、微循环线不超过10km;三是对于线路重复系数做出相关要求,对于轨道交通同向连续共站5站或者是与地铁并行5公里以上的公交线路建议启动调整程序。

主持人:好的,其实您刚才通过很多组数据非常明晰的让我们看出来《导则》有更加清晰的规定,很多乘客其实也比较关心,在线路调整之后对于以后出行影响,所以我也想问问咱们在编制《公交线路优化技术调整导则》过程中是不是有考虑这一点呢,或者说是怎么考虑的?

嘉宾

朱家正:是的,我们也是充分考虑了线路调整、撤销对于乘客出行的影响,在线路调整过程中,将客流的影响量作为线路调整、撤销方案实施的前置性条件。具体来说,原则上线路调整或撤销后,应满足原有线路客流最多增加1次换乘即可满足原方向的出行,影响人次的计算上,1次换乘即为1人次,1次以上的换乘即为2人次,如果单条线路调整后,乘客的影响量超过2000人次/日,或者原有线路70%的乘客受到影响,而且影响满足人次1000以上,需要重新启动方案的研究,直至满足线路调整乘客影响量的要求。

主持人:好的,谢谢朱老师。

通过三位的介绍,我们其实可以看出来公共交通关系着国计民生,也是惠及千万群众出行的一个必需品。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也一直在坚持公交优先发展战略,今天听到三位从整体情况、从具体案例,再到数据整合,从各方各面给我们答了一份很满意的答卷,我们公交线网一直在跟随着城市的变化发展而越来越好。我们也期待着通过这样的努力,能够更好更便利地服务全体市民的出行。

在这里也再次感谢三位嘉宾做客我们的直播间。本期的访谈节目到这里就要和您说再见了,我们下期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