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各位北京城市广播的听众朋友大家早上好,您正在收听到的是FM107.3、AM1026北京城市广播《市民对话一把手》的系列节目,我是主持人赵爽。今年的《市民对话一把手》以听民生、汇民智、解民忧为主题,从破解城市病入题,今天的节目有点特别,不仅有平常的一把手请您到这儿来看看的互动,咱们今天也来到一把手的工作现场来看看,我正在市交通委的交通运行监测调度中心,也就是TOCC,我身边的就是今天的嘉宾北京市交通委主任周正宇,周主任您好,跟大家打个招呼。
周正宇:主持人好,各位听众大家早上好。
主持人:在我身后有一个两层高的大屏幕,看着有很多红的、蓝的这些小点,这个可以看到地铁、环线、铁路等等信息,周主任,通过我们身后这个屏幕,可不可以分析出今天早晨的交通状况呢?
周正宇:我们这个指挥中心四大信息板块,一个就是路网的运行,就是公路网和道路网,还有一个是轨道交通。再一个是公共交通,就是地面上的公共电汽车,再一个就是综合运输,包括的内容就更多。从这个指挥中心最实际能看见交通动态的就是我们交通的运行指数,我们这个指数是四万多个出租车、GPS,它的位置,它的行驶速度采集来的,从这个来分析出路段的拥挤程度,这个指标现在已经推行几年了,比较真实地能反映路面的交通拥堵状况。今天早上现在来看是8.1。
主持人:跟日常相比呢?
周正宇:这个我们来看和上周基本持平,从这个状况来看是一个比较正常的周一的早高峰,没有什么特殊的事故的发生,或者是很大面积的拥堵。
主持人:知道这些信息对咱们市民朋友有什么帮助呢?或者说咱们这边怎么去调度呢?
周正宇:这个信息应该还是很管用的,我们现在一个呢,这个交通指数是一个全市的宏观的评价,我们二四六八十十个数,最上顶层八到十是红色的,这个就是总拥堵的。那么二以下是最畅通的,所以你看夜里我们是可以在二的水平,早高峰大概到八的水平,我们有一些晚高峰,比如说五一快来了,未来这两天的晚高峰恐怕要到九个水平,这是对一个全市的感知。第二个呢,就是局部路段,局部路段我们可以靠路面上的,我们叫做信息的情报板,可辨的情报板,它来显示路况红的、黄的和绿的,就是路况行驶四十以上就是绿的,二十到四十是黄的,行驶速度二十以下就是红的,而且都是快速路系统。这个系统可以让你临时看到以后,你可以选择提前绕行,所以从这两个渠道都可以看到实时路况。
主持人:其实就是调度中心有了这个指数和相关的一些信息之后,我们再通过一些渠道发布给市民,当然我知道还有一个渠道就是听咱们广播,广播上面是有的。
周正宇:对,现在一个是网站上,我们的网站上有,随时可以看到,再一个现在用手机可以下载。手机的客户端可以下载,下载这个软件以后,你随时点这个路况,它马上就能显示出来,它可以显示出来,一个是指数,一个是你这个路段上是红的还是黄的,看到得很清楚。
主持人:就是这个局部路段上是一个什么样的交通指数,然后我们可不可以走?
周正宇:我现在出门选择目的地的时候,我有时候就看,确实可以起到更缓解你的不要去交通拥堵路段,我就避开了,关键是这个。
主持人:突然让我想起了美国大片的判断,根据这个上边道路的指数,还有畅行程度,我可以绕行,走最通达的那条线可以到达目的地。
周正宇:以前前几年我们没有这个手段,现在有了这个手段,有了拥堵的实时的路段,我们想进一步再多安装一些道路的路测的路况的信息板。更多地来提供给市民,给你更多的信息的服务。
主持人:现在有计划了吗?
周正宇:现在路上已经有一批了,我们想继续再加强,城市的中心区、城乡接合部地区,甚至在郊区五六环这些地区都应该加强信息服务。
主持人:好的,我们也设置了互动话题,一把手请您到这儿来看看,您身边有哪些问题,可以直接对话一把手,还有您身边有哪些城市病?现在就可以拨打热线电话56760440、56760441,或者发送短信到10628821073,或者搜索城市广播官方微信、微博,向一把手来提出问题,我们还在新浪开通了微访谈,参与节目,我们将送出由首农集团三元食品提供的三元艾利优婴幼儿奶粉一罐,或者是三元巧克力牛奶一箱,当然我们的节目还在北京广播网和首都之窗、爱奇艺同步直播。刚才和周主任聊了一下今天的交通情况。周主任,您是我们电台的老朋友了。
周正宇:是。
主持人:我们知道您在学校学的就是道桥专业,等于说1982年开始就在交通行业开始了,几乎说您人生的很多的好时光都是铺在了交通事业上面,今年3月份您回到了交通委,您个人有什么感触,能不能跟听众朋友来分享一下呢?
周正宇:我和交通78年入学,应该从这时候开始算,学的就是道路桥梁,但是我也很幸运,就是毕业以后一直在交通的战线工作,我前第一个十年,我在高速公路的施工,中间的十年呢,我是当工程的指挥部,参加工程指挥部,参加等于是工程建设方,或者叫业主的工作。第三个十年我是在政府工作,从2003年到交通委,我三十多年,应该说主要的精力我都贡献给了北京主要是交通的建设方面。当了政府副秘书长,其实也一直分管交通,也没有离开交通。我去年去了旅游委半年,这个旅游旅字就是交通,所以我也还是在干交通,所以我一直没有离开交通,现在看来交通也是我的毕生的事业,我希望和我们广大市民一起能为我们北京的交通咱们共同来努力。
主持人:其实说到北京的交通,有很多人都觉得,调侃一下说是北京是首都,是首堵,当然大部分的时间还是挺畅通的,不过早晚高峰的时候确实有些人挺堵心的,天天体验着交通的拥堵,北京的交通的症结在哪儿?其实我觉得市民们是最有发言权的,而且他们是最有发言权的,选择不同出行方式的市民都遇到了哪些问题呢?缓解交通拥堵对他们来说,最迫切的希望又是什么呢?记者小颖也前期搜集到了一些这方面的建议,咱们一块来听听。
(录音)
记者:现在对于绿色出行,大家还有哪些不便和意见呢?记者随机采访了一些市民,在地面公交出行方面,堵车时间没保障,成了大家反映的焦点。
市民:太堵车了,垂杨柳到建国门这儿坐公交车两站地得走一个多小时,都是挤得我看都不行。
市民:有的车路线少,682,大悦城那边到蓝色港湾坐的时间忒长,得晚二十多分钟,我得提前半个多小时出来。
市民:上下班早晚高峰公交还是太少了,我每次坐1路,每次都是那种爆满。
市民:因为路面它会有很多突发的情况,可能会隔很久才来,我觉得你电子站牌,原来有过,后来好像就兴不起来感觉是。
市民:还是得加大点力度,我肯定坐的是公共交通,北京的环境空气都比较提倡共同交通,尽量都为公交车让行呗。
记者:在定制班车方面,大家希望多开线路,多设公交专用道,发挥定制公交的优势。
市民:我们家住大兴黄村,单位在丰台总部基地,每天都得9号线倒10号线,还得倒4号线太折腾了,希望能新开一条线。
市民:每天早晚高峰,京藏是特别地堵,因为没划公交的专用道,时间上还没有保障,所以希望多划一点这样的道。
记者:在地铁出行方面,拥挤、安全和便捷大家最为关注。
市民:地铁就是早晨挤点。
市民:地铁一到七点就挤得要命,西单那个地方我就倒一次,后来我就不从哪儿倒了。
市民:换乘比较麻烦,走得太远了,得走一二十分钟吧。
市民:宣武门那地儿是一换乘车站吧,早晚高峰人特别多,然后那通道特别窄、空气也特别不,而且人挤人压迫感特别强,以后设计能不能改宽点?
市民:本身我就恐高,没有护栏的地方我就特别害怕,好几年前就听说过安护栏啊,到现在也没安。
记者:在自行车出行方面,骑车人希望多点路权保障。
市民:有时候突然一下就那个摩托擦一下,心里比较害怕,这个专用道看来有点不太现实。
市民:非机动车道基本上都让停车的给占了,就那么宽的路,快车、汽车那地儿就走了,尤其司机自行车叫抢道,自行车在路上是最弱的。
市民:再一个交通得靠人的素质教育。
主持人:市民反映的问题怎么解决?稍后北京市交通委主任周正宇继续跟您解答,您有什么想和周主任直接交流的,可以随意拨打我们的热线电话56760440、56760441,也可以发送短信到10628821073,欢迎您首后继续关注《市民对话一把手》在交通运输调度中心的现场直播。
(片花)
拥堵是城市长期面临的交通顽疾,今年北京中心城公共交通出行比例达到48%,中心城路网指数控制在5.5左右的目标能否实现?多元化的公共出行方式,能否让市民体会到通畅快捷?今天的《市民对话一把手》正在对话北京市交通委主任周正宇,共话城市交通治理。
主持人:《市民对话一把手》系列访谈节目正在进行当中,我是主持人赵爽。今天我们在市叫做委的交通运行监测调度中心为大家做现场直播,我们邀请到的嘉宾是北京市交通委主任周正宇,和大家一块来聊一聊关注北京交通治理和改善。刚才咱们听了一段录音,很多市民在反映公交、地铁和自行车等等方面的交通问题。其实我一直想打个比方,我觉得就是这个公共交通就像胡萝卜,这胡萝卜好吃,但是你做得不好,还是很难以下咽,所以我觉得现在北京的共同交通很多市民都在反映,这个不太好吃的胡萝卜,能做得好吃点吗?周主任。
周正宇:刚才听了几个市民的问题,他们都是他的亲身的感受。首先,还是感谢这些市民,他们是绿色交通的倡导者,也是实践者,也是亲身的体验者,只有他们的体验才能提出这样的问题,实际上我们也非常关注整个公交系统的运行是不是能让我们市民来绿色出行的时候,能不能满意?我们也非常关注。从现在来看,我们公交的运行还不能尽如人意。一个是地铁,我们刚做了一个表,我们地铁一共17条线,有13条每天早高峰在某一个段落它的满载率都会超过100%,就是车厢爆满了,甚至能达到最堵的昌平和13号线这个能到130%,到这个状况。你有的站都挤不上去,要等一趟甚至两趟,这和我们当初开通地铁来解决出行这个初衷就完全没有达到,我们倡导公交出行,没有市民能够满意,舒适度有问题。
第二呢,就是改乘地面公交,地面公交这两年拥挤度下来了,转到地铁了,地面公交是速度问题,速度不能满意,因为它参与到城市的大系统里,它就受到整个早晚高峰排队的影响,所以我们下一步在这两方面,我们要认真来研究。在公交方面,我们还是要加强公交专用道。今年我们有计划准备在西南三环,京开和西南三环再试一段,加一段,我们在京通路的公交专用道还是比较成功的,我们继续向城的中心区往里靠,再一个想把公交专用道进一步联网。现在有一些断头比较多,这样的话我们中心还是要提高公交的运行速度。再一个公交的舒适度方面,我们现在叫定制公交,这个产品现在很受欢迎,应该也起到了解决群众需求,有这样的需求的这么一个效果,这个我们下一步还要再大力地发展。那么它的问题是舒适度是没问题了,还是速度问题,还是要解决一个速度问题。所以我们也正在推动一个叫公交的快速的网络,快速的公交网络。这个呢,我们今年想区域性地抓住一些区域性的成果来,让它在几个方向上有一个快速公交的连线。关于缓解地铁的拥堵呢,我们下一步进一步要再深入地研究,看看怎么解决。
主持人:刚才您提到了说要建公交的专用线,或者是一个快速的公交网络,在西南三环,目前具体的计划有了吗?
周正宇:具体计划已经有了,这个基本的方案有了,可能还有一些工程需要采取一些工程措施,需要有一些改造措施,需要再立一些交通标志等等一些工作。我们会通过我们工作的进展,我们会逐步地对外来发布消息。
主持人:因为我们这儿收集到了一个网友的来信说,叫“来一碗油泼扯面”他说他之前定过定制公交,他住在北边,就是因为没有公交道,这公交车和社会车辆堵在一块了,结果还是快不了,只能忍痛退定了,北边应该是京哈高速附近,今年京哈高速、京藏高速等等这些朋友遇到的问题会有一个具体的设置快速公交道的一个计划吗?
周正宇:这个在北部地区我们还是在进一步研究,今年倒有一个好的消息,就是我们的京藏高速和京藏高速平行的一个北部的通道,就是我们原来叫京包,或者叫京新高速,5月份通车,从五环到昌平平行的两三公里就有两个高速公路到昌平方向,三十多公里,这样的话也能够衔接上京藏直接到八达岭。这个新的通道开通以后肯定将会对京藏高速的早高峰进京会有所缓解,设置公交专用道主要还是考虑五环到三环这一段交通条件,我们现在还在研究。将来我们进一步贯彻公交优先的理念,把公交的路权更多地体现在道路上,特别是体现在那些拥挤的道路上,让公交能够真正地快起来。
主持人:我这儿有一个数据,说咱们2014年北京的共同交通出行比例要达到48%,也就是说意味着比去年增加两个百分点。我大概算了一下,每天要吸引220万人去乘坐公共交通出行?每天去吸引220万人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呢?
周正宇:这个说句实话,实现这个指标难度还是很大的,我们这几年应该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就是我们的小汽车的出行从20%多,比较快速地涨到了34%左右,这几年比较稳定了,没有再增长,我们再增长的是公交出行比例,从原来的30%多,现在涨到46%,我们想原来到2015,目标到50%这个比例。这个是我们应该是一个城市的交通体系的一个合理的分布,就是公交,体现公交优先的这么一个指标。
主持人:刚才您说了定制公交是下一步需要继续去推行的,除了定制公交还有没有其他的计划?
周正宇:我们今年还要再通60公里的轨道线,这个轨道线会吸引更多的人来乘公交,我们轨道网会有一个更大的吸引力,因为成网了以后,四通八达了以后,很多原来可能坐一段地铁,还得再两头都要换公交,现在有可能完全通过地铁的转换就能实现了,这样的人会吸引过来的。
主持人:这个具体的计划有了吗?
周正宇:这个今年年底60公里就要通车的。
主持人:是从哪里到哪里?
周正宇:共四条路线,其中有7号线,6号线的东段,7号线的从西客站到东四环,14号线的东南段,我们有这样一些段落。
主持人:刚才您提到了,有轨道交通,有路上的行车的公共交通,我之前看到一份资料,说是要探索同一条线路的差别化运营服务模式,比如说要在特定时段增加采用高档车辆和高水平服务的大站班车,我对这个特别感兴趣,这个大站班车和现在有的大站快车有什么区别吗?或者说这个有什么具体的计划吗?
周正宇:公交体系多层次的服务是我们一个未来的发展目标,我们也希望我们的公交地铁能像民航、铁路这种分层次的服务,航空坐飞机有头等舱、公务舱,还有经济藏,我们现在乘坐高铁,它也有商务舱、一等、二等这样的分级别的服务。那么我们现在呢,实际上定制公交已经有了新的模式,那么下一步,我们也要探索在整个公交的体系里面,能不能也有这么一个能够满足多层次服务,通过服务水平的不同,当然价格也要有所区别,满足你不同的需求,真正能够满足我们在城市当中的公交优先。因为民航、地铁它都是远距离的,大城市之间的交通,我们是城市内的交通。
主持人:好的,我们的节目设置了互动话题一把手请您到这儿来看看,您身边有哪些城市病可以直接跟一把手来对话,我们的热线电话是56760440、56760441,或者是发送短信到10628821073,或者是搜索城市广播的官方微博、微信向一把手提出问题、参与节目,将送出由首农集团三元食品提供的三元艾利优婴幼儿奶粉一罐,或者是三元巧克力牛奶一箱。我们的节目还在北京广播网首都之窗和爱奇艺同步视频直播,欢迎您稍后继续关注《市民对话一把手》在交通运行调度中心的现场直播。
(片花)
如何通过出行的效率,吸引更多市民继续选择绿色出行的榜样,地铁能否更加安全,换乘能否更加便捷?如何在政策层面发挥主导作用,今天的《市民对话一把手》正在对话北京市交通委主任周正宇,共话城市交通治理。
(广告)
主持人:欢迎大家继续关注北京城市广播正在为您直播的市民对话一把手系列访谈节目,我是主持人赵爽。今天的嘉宾是北京市交通委主任周正宇,我们的节目设置了互动话题,一把手请您到这儿来看看,有哪些问题可以拨打热线电话56760440、56760441,或者是发送短信到10628821073,现在我们身后的这几个大屏幕不断地在变化周主任,每天都是主持人播报路况的,您现在给我们能说说今天的交通怎么样吗?
周正宇:现在指数还是在8.1,从现在的时间来看,一会儿就会下来,15分钟变化一次,应该到了顶峰了,今天的早高峰最高的指数就是这样了,应该总体情况还是平稳,没有大的拥堵路段,也没有大的事故,我们往往有的时候早高峰非常拥堵,很多情况下是凌晨的时候,比如说大货车的事故,在四环路,或者五环路,会占据两条甚至整个的车道,就会引起大面积的拥堵。
主持人:其实总的来说今天是一个比较正常的早高峰?
周正宇:今天我们看到的都是比较正常的。
主持人:好的,其实刚刚咱们也提到了地铁出行的事,您也提到了有四条轨道交通将新开,但是我们看到这儿有一位手机尾号是3947的朋友说,他说赶快开通7号线吧,我就不用天天挤1号线了,尤其是在军博换乘路好长啊,脚都走肿了,压力好大,他说希望7号线的换乘能方便点。那咱们这四条轨道交通新开了之后,像这种换乘的问题会不会更人性化一些呢?
周正宇:换乘的问题是我们这几年在地铁建设中非常关注的问题,我们原来提的口号是零距离换乘,那么现在看来很多的换乘站,我们现在43个换乘站,很多的换乘站不尽如人意,这个里面因素非常多,大部分的因素还是原来我们建的一些老线,当时的标准比较低。比如说像军博站,那是9和1的换乘,那么1是在60、70年代的建成的,所以9再贴上去以后,我们在那个地方反复研究这个方案,怎么缩短换乘距离,这个难度是很大的。再一个也受到周边建筑的影响,周边建筑你们也跟军事博物馆在这个位置,央视也在这个位置,周边这边还有京西宾馆。
主持人:那怎么办呢?像这些情况。
周正宇:就是周边这些,我们现在是尽最大的可能,首先要实现换乘,就是在这些节点让他能够换乘。第二个就是尽最大努力,现在我们的换乘因为北京的地铁人流量非常大,换乘通道要求都是要单向来组织,一个方向走,不要对向来走。所以在这个安全性考虑上也受到限制,所以我们也希望一方面呢,我们也积极地努力,再一个我们也希望我们的市民,你们有一些地方也提一些合理化的建议,或者哪些地方还需要再改进,你们都可以提出来,我们尽最大努力来做。
主持人:那我们市民朋友要怎么反映给您呢?
周正宇:这个我们有网站,有我们叫投诉电话12328,就是交通的投诉电话。还有李素丽热线是96166,这几个渠道都可以,这是直接和交通通的。现在12345最好记,市长电话是直接和各委办全部联网的。
主持人:所以市民朋友如果是在地铁出行当中,觉得那个站让您换乘的时候特别不舒服,咱们也可以跟交通委来联系,我们也会根据大家的一些需求做人性化的调整。我们的短信平上还有一位听众朋友提到了地铁安全的问题,刚才咱们节目的记者调查当中,也有一个朋友提到过,说1号线加装屏蔽门的问题,因为我以前一直是坐一号线的,每次等车的人多的时候就特别地害怕,总害怕被挤下去,其实也说加屏蔽门挺长时间了,到底什么时候能加上呢?
周正宇:这个1号线应该很快就希望了,现在项目立项已经批准了,现在应该开始要进入到实施阶段了,但是也可以告诉大家,这个难度也是很大的。因为我们首先在安全门的设计方案过程中就经历了比较长时间,因为我们站台是老站台,底下基础呢,可能原来没有考虑。位置的选择和设计的方案也经历了很长时间。当然了,这是第一阶段,现在要进入实施了,实施实际上难度会更大,因为每天都能运营,12点半才能收车,我施工5点钟第一班就要发车了,所以每天的施工时间非常短,所以这个也希望大家,咱们再耐心地等待,恐怕这个施工整体会要到2016年,我们目前的计划要到2016年,我们目前想能够再快一点。
主持人:好,这儿还有一个问题说手机尾号是8456的朋友说,媒体都在说北京征收拥堵费,年内出台低排放拥堵区的政策,我们都很关心这个拥堵区的范围是怎么划?这个费怎么收?其实之前环保局局长陈天在做客的时候也说过,说现在实际上对高排放的黄标车已经实行了六环路内的限行,他说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呢,这已经算是一个低排放区的划定,但是下一步咱们会不会划得更细致?对于不同类型黄标车、绿标车、蓝标车会不会有一个更细致的划分呢?
周正宇:从现在治理大气应该说是更加迫切,大气污染,因为对每个人的健康都更直接。那么从近期的调查来看,机动车的污染在我们区域内应该还是排在第一的。所以应该是对我们每一个开车出行的人,应该都提高这种意识,这种绿色出行,减少机动车出行。那么在政府采取的措施上呢,我们下一步会从治理大气污染,从这个角度来考虑下一步的政策,就是怎么来减少出行,就是汽油车尾气的污染,肯定是要倡导发展电动汽车,这肯定是未来一个主要方向。再一个对现有的污染车辆进行限制。第三个,关于区域这种,在区域内再出台这种新的限制政策呢,我们现在还没有时间表,还是在研究的阶段。我们还会和环保部门进一步再深入研究。包括和京津冀以后都要同步的一起来考虑。
主持人:具体是二环、三环,还是四环,没有一个确切的定论出来是吧?所以这位朋友也不用过于着急,但是总是有一点的,绿色出行还是挺好的。
周正宇:对对对。
主持人:我现在短信平台上有很多位听众都问了一个同样的问题,3839的朋友、4728的朋友、5673的朋友和4749的朋友都在关注一个事,经常听到公交地铁要调价,问您这个现在有一定的方案了吗?
周正宇:公交地铁的票制票价应该也是北京今年列入到改革的一个涉及的内容,现在因为涉及到价格,所以我们来配合发改委正在做这个工作。正在开展调研和方案制定,但是应该说这个是有时间表的。这个是列入今年全市改革的一项内容的,那么从总的来看呢,这个可能不能叫做公交和地铁的涨价,还是叫做票制票价的调整更好。因为我们现在是一块钱的,公交是一块钱,原票价是四折,优惠四折来运行的,关于这个的价格应该我们现在是优惠价格,所以还不是一个简单的这么一个涨价,所以整个在公交的票制票价体系里面会通盘地来考虑。
主持人:好,现在热线上有一位何先生在线了,我们来接听一下他的电话,何先生您好。
何先生:您好。
主持人:您有什么问题要反映?
何先生:您好,我就想问一下,我住在京哈高速五方桥东边青青家园小区,每天下班都是在京哈高速豆各庄出口辅路这块特别堵车,有时候都堵到高速路上去了,就想有的时候在高速路上都能看到家小区的楼房,就是到不了家,心里也是挺受煎熬的,也特别急躁,我想问一下这条路能加宽吗?
主持人:这位何先生问的是京哈高速五方桥的青青家园小区,说这块经常堵车,这是个堵点,请您回应一下。
周正宇:你说的这个地方我是很熟悉的,五年前呢,我是在你的这个出口的西侧,就是欢乐谷那个出口,我们是进行了一轮改造。然后又接着向东,就是豆各庄这个出口也进行过改造,但是现在看来,从现在的豆各庄周边的居住情况,居住区增加得非常快、非常猛,我们上一轮的改造方案现在看来已经承担不了了,所以你今天提的这个问题我们会列一个专题,我们和朝阳区共同来调研,那个地方到底怎么弄,就是恐怕还要再采取新的措施来解决。
主持人:那如果市民朋友发现了其他的拥堵点,要怎么向咱们反映呢?
周正宇:我们有一个叫疏堵工程,每年都在开展,我们交通委还有一个缓堵办,也负责搜集这方面的问题。近期我们还想再征求一轮市民的意见,对你自己身边的,对你经常遇到的这种道路设施,或者是路口红绿灯,或者是你看到的一些管理性的问题,都可以提出来。就是我们需要我们全市市民来共同努力。这个也是缓堵的建议是不是也走那个热线?都通过这个交通那几个热线都可以提,我们下一步想专门搞一轮意见的征集。
主持人:这个热线是多少呢?
周正宇:12328、96166都可以。
主持人:那市民朋友可以发现有哪些堵点,直接可以向您提出这些问题是吧?
周正宇:对。
主持人:好的,这里是城市广播的市民对话一把手,今天做客节目的嘉宾是北京市交通委主任周正宇,您有什么想和嘉宾交流的可以拨打我们的热线电话56760440、56760441,也可以发送短信到10628821073,迎您首后继续关注《市民对话一把手》在交通运行调度中心的现场直播。
(片花)
环环相扣的出行方式,绿色是共同的发展方向,节能减排如何在交通的各个层面落到实处?大交通能否整体规划、协同发展?今天的《市民对话一把手》正在对话北京市交通委主任周正宇,共话城市交通治理。
主持人:这里是正在为您直播的市民对话一把手,今天做客节目的嘉宾是北京市交通委员主任周正宇,和大家共同探讨城市交通的问题,刚才咱们最后接了一个热线电话是何先生打过来的,刚才我们的周主任也跟现场的工作人员沟通了一下。
周正宇:这个啊,赵爽,这个我又马上就能回应了。
主持人:好,来回应一下刚才何先生的问题。
周正宇:豆各庄出口不是研究方案,方案已经出来了,三条,第一,辅路加款,两车道变四车道。第二,再往前再增加一个出口,高速公路再往东去。第三个,再增加一个掉头车道,基本上是这么一个措施,也列到今年的计划内,我们想今年年内就要干成了,也请这位先生监督我们,看看工程如果要没开工,他老看着还没开工,让他直接打电话给我。
主持人:好,您的这个回应让我感觉到很贴心,以后咱们市民朋友发现了身边有哪些堵点,赶紧跟咱们交通委来联系一下,没准就像今天回应何先生一样,解决您家门口的大难题,现在有一位热线上孟女士在线了,我们来接听她的电话,孟女士您好。
孟女士:你好,主持人好,周主任好。
主持人:你有什么问题要反映?
孟女士:好,我简短捷说,反映两个关于自行车的问题,我首先感谢市委领导提倡绿色出行,设了许多自行车出租点,这是为方便市民出行做了一件大好事。但是咱们好事呢,现在有的出租车点,自行车损坏挺严重,我曾经在团结湖公园门口,想骑自行车,我一连试了五辆车不是没闸就是没气。所以看着只能望车兴叹,骑不了。还有自行车设的出租点设得咱们要优化一下,你像四惠地铁站口就没有,可是相反在有的地方自行车出租车很集中,大量的自行车没有人出租,这样也就没有实现物尽其用,这是一个问题。还有自行车道,自行车道让汽车,高峰汽车给占路的问题很严重,比如说朝阳区慈云寺桥和红领巾桥底下,每天早上汽车把自行车道挤得都没地儿了,骑自行车的人已经推着上便道上走来了,希望周主任抽空下基层,走基层来看一看,怎么缓解这个问题。
主持人:看孟女士的意思,想让您骑着自行车在北京城绕一圈是吗?
周正宇:对,这个孟女士提的问题非常好,这正是我们非常关注的问题,自行车从原来出行率60%多,现在下降到18%,我们不愿意看到这个现象。英国伦敦现在正要提醒自行车出行,我们下一步也要想方设法要提醒自行车出行,自行车出行,她谈到了两个问题我们也很关注,第一个就是公租自行车,这个是我们的政府来推进的一个系统,公共服务的一个方面。但是呢,现在我们这两年还局限在东城和朝阳的一部分地区,没有全覆盖。再一个呢,试点过程中可能有一些管理问题,她刚才说的是有一些管理问题,我们原来更注重你从这个地方方便地骑,然后骑到下一个点能够还车,我们想原来更关注这个系统,现在看来车况本身也需要进一步加强管理。再一个就是自行车道,孟女士反映的情况我们都清楚,我们也都走过,但是呢,我也落实教育实践成果吧,叫立行立改。过了五一,我约孟女士,我们一块到现场去,我们也骑一段、走一段看一看,能够跟她一块,咱们看看共同来研究、来解决问题。
主持人:孟女士说的是朝阳区的,咱们北京,整个北京来讲,现在自行车道有没有什么推进的计划呢?
周正宇:自行车道我们现在有一个是自行车道是多少?慢行系统。
主持人:慢行系统?
周正宇:有一个慢行系统的一个方案,我们的慢行系统还要和园林、绿化部门的绿道系统相连接,这样的话在北京能够形成一个自行车的比较好的专用的系统。实际上北京的自行车系统原来设计得是很好的,这些年被机动车挤占了。
主持人:对,原来叫北京自行车的王国嘛。
周正宇:特别是原来三块板的路,很多的辅路都划了机动车道,这个我们要逐步地分区域地来解决,核心问题就是要给自行车要提供比较好的路权。
主持人:具体未来三年有没有什么改造的目标呢?
周正宇:我们现在是多少公里?有吗?总的规划是多少公里呀?你说说。
李荣军:今年我们是结合养护工程投资了三千万,已经完成了124公里的慢行系统的改造,今年2014年准备了是80条路,准备再整治是330公里,另外呢,组织咱们区交通委,市区两级交通主管行政部门共同努力,把这个范围再逐步地扩大,重点关注的像方庄地区,三环的一些辅路,目前正在按部就班地进展,另外像周主任讲的要跟绿道系统结合起来,一起把这个工作做起来。
周正宇:他说这个,这个是我们路政局的副局长。
主持人:这位是路政局的副局长,您贵姓?
周正宇:姓李。
主持人:您叫?
李荣军:李荣军。
主持人:李荣军副局长。
周正宇:我那天他们给我汇报了一下,就是在在和平里北街的北口,三环路那个叫什么立交?和平西桥,桥下我们做了自行车的疏导的新疏导方案,就增加了几条线,这个疏导了以后秩序明显地有好转,就是类似这样,我们实际上已经开始做了。那么下一步呢,还会再整个地按照这个计划来推进。
主持人:好的,刚才说的是一个自行车道的问题,最近咱们提到最多、听到最多的就是京津冀一体化的问题了,前几天看到一个消息,说北京的七环已经在建了,那对于京津冀一体化,市交通委在这方面有没有一个具体的规划和措施呢?
周正宇:总书记2.26到北京来,对北京市未来的发展作了重要的指示,我们现在都在按照总书记的指示正在贯彻落实,那么涉及到交通方面,就是怎么加强京津冀的交通一体化,这个也是从周书记提出来,交通还是要先行。所以我们已经沟通了几轮,两市一省之间,那么下一步呢,还要继续加强沟通的机制,而且还有一个顶层的设计,国家的层面也在积极地推进顶层设计。
主持人:好的,我们的节目时间可能马上就要到了,这样,您再用最后一句话能不能总结一下,您对交通有着深厚的感情,您未来对北京交通的希望是什么?
周正宇:我再报告一下,指数现在回落到7.4,也就是今天的早高峰呢,就算平稳地已经渡过了。对于未来北京的交通,我想我们首先还是要坚定信心,有我们党中央国务院,有我们北京市委市政府的坚强的领导,特别是有我们全市人民的共同的期望和参与,我们作为交通的行政主管部门,作为我们交通的专业部门,我们会更多地凝聚大家的智慧,发挥这种现代化科技的力量。我们把所有的因素结合起来,咱们共同为北京的美好的交通而共同奋斗。
主持人:我听明白了,您的希望就是以后交通指数天天在二以下。好的,非常感谢周主任做客我们今天的节目,今天的奖品要送给要求一把手亲自骑自行车体验北京交通的孟女士,还有反映改造豆各庄堵点的何先生,这两位获奖听众将获得由首农集团三元食品提供的三元艾利优婴幼儿奶粉一罐,或是三元巧克力牛奶一箱。
到今天为止呢,2014年市民对话一把手系列访谈就暂时结束了,非常感谢各位听友、网友的关注和参与,我们收到的来信来电已经转到了相关部门和区县,近期我们将陆续给大家回复。也要感谢各部门和兄弟媒体对《市民对话一把手》系列访谈的大力支持,如果您在生活当中,在职场上有什么问题,依然可以拨打我们北京市民广播的热线65159043,我们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