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听,请说话(10s)
抱歉,没听清,请再说一遍吧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政民互动 > 在线访谈 > 往期回顾

市交通委谈“北京市水域游船科技创安工程”

发布日期: 2013-04-24 10:49 [打印]打印
分享到: 


访谈现场


市交通委运输局副局长 于傑


市交通委运输局水路运输管理处处长 戚学涛


颐和园公园安保部副主任 丁宇


主持人王媛媛

  主持人:各位首都之窗的网友下午好,您正在收看到的是由北京市交通委与首都之窗联合推出的“构建公共交通快速通勤网络·实施排堵保畅工程”系列访谈节目。每期访谈节目之前都会准备一段导语,但是今天面对雅安的地震,只想说为失去的生命祈祷,愿逝者安息。对水运来说,安全是最重要的,今天一起来开始我们的话题:本市水域游船科技创安工程。首先介绍一下三位嘉宾:市交通委运输局副局长于傑,欢迎您。

  于傑:各位网友朋友,下午好。

  主持人:市交通委运输局水路运输管理处处长戚学涛,欢迎您。

  戚学涛:主持人好,网友朋友,大家下午好。

  主持人:颐和园公园安保部副主任丁宇,欢迎您。

  丁宇:各位网友下午好。

  一、北京市通航和游船情况介绍

  主持人:感谢三位嘉宾的到来。对水运的安全再怎么强调都不为过,正式开始我们的本市水域游船科技创安工程之前,我们应该先了解一下目前北京市通航和游船的情况。

  于傑:主持人说得非常对,水域游船安全是头等重要的事情。北京市是内陆城市,城市河道以排洪泄洪为主要功能的,多分布于公园水库以及风景旅游区。明显的特点是多为小型封闭水域,再有是季节性的运营特点非常明显。一般是每年三月中旬开航,十一月中旬停航。目前全市有固定航线的通行水域一共是7条,整体的里程是71.9公里。在全市的公园水库游船单位拥有的水面是3746.38万平方米,供游船活动的区域是2033.76万平方米。这是通航水域的基本情况。从游船单位的经营规模看,全市目前有游船的经营单位是87户,在市区有26户,郊区61户,全年运送游客是2028万人,这是去年的情况。全市规模比较大的游船单位有颐和园、通州的京杭运河北京段,北海公园,龙庆峡,金海湖等。全市有游船业的从业人员1692人,从船舶情况看,现在全市现有的各类游船是5617艘,其中市区3353艘,占总数的59.6%,郊区2264艘,占40.4%。根据船舶的技术特点分为自航船舶和非自航船舶。自航船舶有三个条件,一个是有船员的,第二个是船长大于5米,第三个是动力要大于10马力。非自航船舶是由游客自己来驾驶的船,船长是小于5米,如果有动力,最大功率要小于10马力,自航船舶是432艘,非自航船舶有5185艘,占92%。这是整个游船的一个基本情况。从船员的情况看,主要就是刚才我讲的自航船舶配船员的,自航船舶的船员是1097人,其中机动船的船员是863人,非机动船的船员234人,大概情况就是这样。

  主持人:网友想问,您说到通航的水域,指的是水面上可以由船通过的吗?

  于傑:允许进行游船活动的水面。

  二、北京市水域游船科技创安措施

  主持人:回到我们的主题是本市水域游船科技创安工程,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工程,从字面理解是跟安全有关的,又是一个怎么跟安全挂钩的工程,能不能介绍一下?

  戚学涛:我市游船的保有量和游客人数是处于上升的区域。为有效的预防和减少安全事故,积极推进科技监管的步伐,以颐和园为样板,推广GPS游船定位监控系统,充分发挥卫星定位安全监控系统在本市的服务保障作用。第二个是全面提升我市的服务水平。还有一个是通过科技手段将气象风力的监控纳入水域安全监管的范畴。

  主持人:是不是更像一个卫星定位的小的装置?

  戚学涛:是的。

  主持人:本市有这么多的游船,这些船上都要安装这一套卫星定位安全监控系统吗?

  戚学涛:原则上本市重点的都要安装卫星定位安全监控系统,我市水上安全工作的措施和力度有待进一步的加强,监管方式有待进一步的拓展。安全监控还存在一些薄弱的环节,因此推广安装卫星定位安全监控系统可以有效的实施对游船航行实施监控,显示航速、航向的偏差,还有风流压差的数据,有导航功能,避碰功能,一旦进入边界,GPS会发出报警。

  主持人:您说到的避免碰撞的功能,是碰到边缘或者是危险的地段,是让有动力的船失去动力还是供船员发现情况来避免?

  戚学涛:是供船员发现问题,提示警报。

  主持人:还有一个问题,这项工作什么时候开始启动?

  戚学涛:这项工作应该是在颐和园初步前期试点工作的基础上,这项工作在稳步的推进。推广卫星定位安全监控系统是一项政策性,技术性,业务性强且涉及面广的工作,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打造交通安全监控体系。为了确保工作的顺利开展,本市要统一思想,加大对游船卫星定位安全监控系统的支持力度,由水域游船行业主管部门组织制订本市卫星定位安全监控系统的建设方案,技术规范和技术要求。在全市具备条件的重点水域逐步推广卫星定位安全监控系统,先期想在自航船上推卫星定位安全监控系统,并对使用情况进行评估,分析总结,不断完善,逐步建立一个长效机制。具备条件的重点水域游船单位要按技术规范和技术要求建设系统的工作站,争取用三年的时间在全市重点水域按规定配置卫星定位的船载的终端。

  主持人:现在已经安装了卫星定位安全监控系统的游船大多数都在颐和园是吗?

  戚学涛:颐和园所有的船都安装上了。

  主持人:除了颐和园之外,还有别的安装的吗?

  戚学涛:有。都是在自航船上。

  主持人:我不知道颐和园的情况是怎么样的,现在还是在自航船舶上还是非自航船上?

  丁宇:我们基本上统一安装了,还有一部分车辆。

  主持人:我们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做这项工作的?

  丁宇:我们从2010年下半年筹备工作,2011年正式投资,对所有的自航船和非自航船,包括有一部分车辆和一部分人员使用了GPS定位系统。

  主持人:现在颐和园有多少自航船和非自航船?

  丁宇:400余艘。

  主持人:这项工作至少有一年多的时间了。

  丁宇:我们从2011年上半年开始安装,安装之后分了一期、二期,先装的是自航船和园子的电瓶车,后来安装了非自航船,包括解决了脚踏船没有电的问题,通过这一年多的使用,避免了一些安全隐患,可以保证游客的安全。

  主持人:比如说我们避免了哪些安全隐患?

  丁宇:我们颐和园在游船安全管理工作当中多年来始终保持安全是最高标准,所以这几年当中,包括所有的游船从业人员都是紧甭一根弦,我们不断的探索创新,引进先进的技术和措施,力求为游客提供细致周到热情的服务,切实保证乘客生命财产安全。我们GPS这个是咱们从奥运会包括很多大型客车这边,我们就得到了一部分启发,说能不能装在游船上,现在我们把GPS系统引进了公园智能化的领域当中,包括总监控室,指挥室,可以实时接受到各项的监控的情况。在加强游船的监控管理,增强游船救生艇的保障,能及时有效的对危险情况进行处置。包括终端设备和优质的保障性服务,都是可以得到我们使用一年多将近两年的认可的。通过在园内配备气象实时播报和报警系统,在诸多方面得到了有效控制,大大降低了公园运营风险,提高了各环节之间的安全系数。在我们的景区之内,因为我们的景区有山有水有平地,而且有古建,也有开放式的供市民溜弯的地方,所以我们的水域还有各类的小气候,针对公园的气候在三个地方都安了三个不同的气象站,随时播报园内的温湿度情况,风力,风向,包括10分钟,20分钟左右。监控平台可以直观全面的掌握公园内的游船,包括我们的救生艇不间断的,我们开航的时候,救生艇是在湖面不间断巡逻的。我们在屏幕上也可以看到湖面上有多少游船,救生艇分别在什么位置,是不是有轨迹的巡逻。第二是监控人员可以通过历史轨迹回放清晰可见的数据。

  主持人:这个数据保持多长时间?

  丁宇:这个情况可以保存一年,但是各个公园和各个单位互相有差距,所以你也可以保留时间长。

  主持人:但是我们要求是保留一年?

  丁宇:我们对GPS给我们提供平台的这个公司要求给我们保留一年,随着有问题可以随时查询。还可以选定目标进行跟踪监控。比如说我们发现哪个码头一个单独的游客情绪有点不太稳定,我们劝阻他不要乘船,但是他要乘船,在没办法的情况下,可以通知指挥平台,这个船号是多少,请监控一下,我们只要把船号调出来,它所有行进的位置,包括停靠的时间都可以看到,包括公园的整体监控系统基本上完善,可以立马用实时的监控,就是我们的视频监控一直监控这艘船。

  主持人:会不会有游客说你会看到我在船内干什么,会有侵犯隐私的情况?

  丁宇:不是。我们是针对特殊情况,主要我们是看到有一些非紧急的情况。

  主持人:卫星定位系统不是带有摄像头的?

  丁宇:没有。

  主持人:更多的是显示停靠时间?

  丁宇:包括谁驾驶的,为日后出现问题可以查询,进行改进,主要是这个。

  主持人:这个卫星定位装置安在船的什么位置?

  丁宇:根据不同船型安的位置不太一样。比如说它必须有电源的支持,所以在非自航船的小电瓶船都可以不间断的供电,唯一的是脚踏船和手划船没有电,我们是安装了蓄电池。

  主持人:蓄电池也是有自重的,会不会影响到船核定的载客重量。

  丁宇:这个不会的。我们在安装的情况下,这边安装蓄电池,还经过配重了,不会影响安全。

  主持人:安装之后对于游客到底有什么样的帮助,除了发挥监控作用之外。

  丁宇:从这几年开始,安全工作一直在完善,各项安全工作都在完善。所以我们每艘的非自航船上全部由救援电话,因为我们报警纽是一个很小的红色报警纽,因为怕游客尤其是小朋友误报,所以我们安装在比较隐蔽的位置,他打了电话之后我们会告诉他这个按纽在哪儿,然后他按了之后会有救生艇过去。以前的救生是救生艇要去找,游客要抬手跟大家挥手,现在他报警之后我们第一时间就可以通知救生艇的救生人员,船的位置在哪儿,咱们救生艇第一时间就可以赶到。

  主持人:曾经有游客使用过吗?

  丁宇:有。这几年游人的自我保护能力也很强,有时候咱们说恶劣天气,比如说四级风以上就停航,我们严格要求四级风以上坚决停航,现在天气预报报了,我们尽量不要这项收入也要考虑安全问题。所以我们提醒网友,如果今天报了四级风了,我们公园停船了,也要对我们谅解。包括这几年几次恶劣大风,突然来的大风,咱们的船基本上救援电话打到了,我们十几分钟,二十分钟就有能出动救生艇,上百名工作人员,能保证游客的安全。这几年通过这恶劣天气,大风,我们的船舶也有损坏,因为我们出动的救生艇是第一时间救我们的游客,我们的船舶就可以先放外面,把游客先救回来,所以在大风颠簸也有损坏。

  主持人:安装定位系统之后救援时间有没有过对比?

  丁宇:因为发生的地点不一样,有的他按按纽了,实际上我们就可以直观看到他。

  主持人:还有网友问,万一游客话船过程中不慎落水或者是别的意外,这个GPS也能发挥作用吗?

  丁宇:一般游客都不可能一个人在船上,如果游客不慎落水了,我们园内是有救生艇不间断巡逻的,如果出了救生员的视线之外,咱们有视频监控系统。如果他的朋友在船上,按一下我们的报警按纽,我们通知一下,肯定会第一时间跟你的朋友取得联系,然后我们的视频监控就马上找你,救生艇就第一时间救,我们就是把所有的安全都放在了首位,所以在我们颐和园昆明湖内乘船,应该是相当安全的。

  主持人:就这个问题我也想问一下于局,以后海为例,一眼就能望到头,还有没有必要安装卫星定位系统?

  于傑:我的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是开放的水域,后海实际上是三块,面积比较大,再有一个是有夜航,什刹海的通航期有夜航,在这种情况下,虽然您说的是小船,通过安装卫星定位系统,就可以弥补巡逻船的一些缺憾,有什么问题以后,通过定位系统,因为定位系统不仅仅是船上有终端,游船单位要监控平台,监控平台要实时监控的,还有通讯系统,和巡逻船之间有通讯的联系,果断及时的处置突发事件,最大限度的保障游客的安全。

  主持人:咱们这么说,一方面是自航船上安装卫星定位系统,因为自航船上游客更多,会更加牵动人心,像后海地区是有夜航的,这个区域我们安装卫星定位系统它的时间表现在有要求吗?

  戚学涛:从颐和园试点之后,我们想在全市推开,计划用三年时间。去年已经实施第一年了,现在有三个单位安装了GPS卫星定位系统,今年在全市的水域工作会议上把这项工作布置下去了,要求辖区的水上安全部门要对水域企业拿出具体的计划和完成的目标和时限。今年的任务是争取在所有的自航船的三分之二的企业能达到这个目标。

  主持人:今年考虑非自航船吗?

  戚学涛:我们今年还是想重点在自航船上。

  主持人:我们推行卫星定位监控系统,是政治强制的行政命令还是企业的自愿行为?

  戚学涛:刚才丁主任已经介绍了颐和园安装之后取得了一些效果。我举个例子,去年北京发生了60年一遇的特大暴雨,在暴雨来临之前颐和园的GPS卫星定位系统提前发布报警,为采取措施,出面救援力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保证了游客的人身财产安全。通过一年的实施,颐和园全年水上安全事故和水上投诉率均达到了零指标,为企业赢得了信誉,在行业内赢得了极大的反响。去年在一些游船企业看到了颐和园和科技创安的效益,纷纷主动到颐和园学习,GPS卫星定位系统的安装是政府引导,游船单位自建,由市里统一部署,分批实施。

  主持人:您刚才介绍的有的企业看到了我们安装卫星定位系统科技创安工程带来的效益,有的企业觉得就是不想出这笔钱,我们有没有强制的准入门槛,只有你装卫星定位系统才能经营还是什么样的计划?

  戚学涛:我们会引导企业从加强自身安全监管也好,从保护游客安全角度也好,会引导他安装。

  主持人:比如说我们有什么样的引导措施,会出台一些鼓励的政策还是什么样的文件,还是什么样的方式?

  戚学涛:我们会有规范性的文件来制约这件事情。

  主持人:谢谢您。网友提出来,北京有一些公园开设了皮划艇项目,看着挺刺激的,这归咱们管吗?

  戚学涛:皮划艇是一种体育项目,在本市通航的水域从事皮划艇的训练和比赛的内容由市体育局负责这件事情。如果说想将皮划艇作为水上经营项目就要办理相关的手续,登陆我们交通委运输局的网站查询办理的相关事情。

  主持人:除了推行科技创安工程之外,还有哪些措施保障游客的安全?

  于傑:推行科技创安是我们水上安全管理工作近年来从管理创新方面做的一个探索,根据国家和本市的相关法规,由交通部门依法对本市通航水域的水上交通安全和水路运输市场实施管理。综合起来看,我们大概从十个方面来采取措施保证游客的保证。第一方面是水上安全的综合管理。我们交通部门组织制订了水域游船的安全保障规划,从通航水域,从船舶,从船员,包括这些准入,包括安全的投入,安全的制度,安全的培训等等做了五年,每五年做一个规划。包括您说的GPS是要涉及到资金投入的,我们在规划当中就明确要有一定比例的。再有是编制地方标准。我们组织编制了北京市游船码头的安全设置的地方标准。大家都知道,这个码头,国家是有标准的,但是北京的特点不适合那些,我们是水域游船,是封闭的水域,我们很多是公园、水库,不适合那样的码头,在北京从事水域游船建什么样的码头,我们经过多年的调研,包括游船单位多年的实践,依据国家标准的原则,北京市由交通位组织编写,市技术监督局发布了一个标准,在全国应该说是先例,城市水域游船的码头标准。这个标准有十项是强制性条款。

  主持人:比如说什么?

  于傑:包括材质、设置等,这十条强制性标准是必须达到的,我们在管理上就要求你达不到北京市地方标准的,十条强制性要求的,不得开航,通过我们贯彻标准,效果非常好。现在大家去游船的时候,看到码头,过去有一些忽悠忽悠的码头基本上没有了,都是比较坚固的,在一些特殊气候条件下能保障游客的安全。再有是监督船舶所有人完善安全管理体系,这是第一方面综合管理。

  第二方面是船舶工作,依据国家的有关法规,一个是进行船舶登记,还有是对船舶的最低安全配置进行管理。就是您说的自航船,什么样的船舶配多少船员,什么等级的船员国家是有法规规定的。再有是船舶的安全签证,定期由海事部门对同行水域的游船定期要进行安全签证,检查你的船舶符合不符合要求,不符合要求的就停下来,不能够出航。再有是船舶和救生设施的安全检查,除了船舶还有救生设施,很多年以前船舶没有要求,现在我们要求,我们的船舶全部都有安全设施,救生圈,救生衣,而且必须是符合国家质量检验要求的,最近我们还在开展这方面的工作,因为救生圈,救生衣,包括消防设施都是避免水上交通事故,一定要保障它。

  第三是船舶检验。2005年的时候北京市批准成立了船舶检验所,通过了国家海事局的资质认证,每年国家海事局都要进行验收,负责船舶的运营检验,再有是对北京的造船厂,我们的船还行销到全国其他的省市,对造出来的船进行建造检验,符合条件的要签发船舶检验证书。

  第四是船舶登记。我们受国家海事局的授权开展船舶登记,就是船舶所有权登记作为北京市的行政许可事项。

  第五是通航管理。对水域的通航环境,有没有爱航设施,有没有助航标志,比如说河上有桥,妨碍不妨碍船过去,另外水涨了船要升高了,再有是后海有银锭桥,能过船,我们在水上安全管理,包括什刹海的管理部门很负责任,他们特别是在夜航的时候,银锭桥那儿是一个管理的重点,他那儿都有救生艇,巡逻艇在那儿,要疏通秩序。在游客兴奋得同时要提醒他保障安全。再有是水上水下的施工作业和大型比赛,这些审核和监督管理。

  第六项是船员管理。船员的培训、考试、发证。第七是应急演练。要求区县的海事部门每年要组织应急演练,要有应急方案,而且得会用,管用。全市这么多年一直在坚持,每年在市区的水域,郊区的水域搞两次示范性的应急演练的演习,请全市的游船单位和海事管理部门,我们海请了市区县的安监部门,旅游部门观摩,包括救生、消防、冲突、反恐的这些,每年在颐和园,效果非常好。而且在实战当中确实发挥了有效救助人命的重要作用。

  第八是四重管理。重点水域、重点时段、重点船舶、重点船员,针对节假日和汛期,和夜航的不同特点由海事部门的同志进行专项的检查,这几年夜航比较受市民的欢迎。

  三、关于夜航船的管理措施

  主持人:但是我了解的后海地区有非自航船的夜航,其他都是自航船的夜航。

  于傑:对,我们对夜航船的要求很高,从通航条件进行很严格的审查。

  主持人:我们有没有打算放开某些水域或者是水面的非自航船的夜航,除了后海地区,可能也会有网友关心,因为大家的生活方式变了,愿意在晚上坐在船上聊聊天什么的。

  于傑:有好些单位是公园,这跟公园的管理是同步的。第九个是水上救助。我们的水域是分散的,而且是封闭的,互不连通,我们根据国家的水上救助的要求,结合咱们的实际,我们提出游船单位自救,船舶互救的一体化的有北京特色的水上安全的措施。最后一项是宣传教育,我想虽然北京是一个缺水的城市,我们宝贵的水域符合通航条件的,市民伴水而行的需求还是比较旺盛的,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一定要让老百姓,让游客更多的了解水上交通安全的知识,我们采取一个是安全月,每年的安全月,还有一个是航海日,在北京实际上我们不存在航海,7月11日作为水上交通安全的宣传日,在这个期间我们都到游船单位还有学校,因为马上放暑假了,因为教育部门也给我们很大的支持,进行宣传,包括一些景区,颐和园、玉渊潭这些公园都给了我们很大的支持,我们要求水上安全知识进景区、进学校、进社区,让更多的老百姓了解知识,保护自己权益的同时来保障安全。

  四、关于水域安全的监管措施

  主持人:接下来我们看看网友的留言。网友说,夏天的时候经常在后海地区看见有一个景象,一方面有游船在划,另外有游泳的人在水里游泳,他觉得很担心,万一游船碰到他的脑袋或者是发生意外,这种情况我们有什么样的说法没有,有什么样的管理要求?

  于傑:这样的水域严格说是不允许游泳的,一个是游船单位要宣传,要劝阻,我想也是提醒这些游泳的爱好者到正规的游泳场所去,不要到这种有游船活动的区域,包括一些喝,比如说北京的昆玉河,有大型船舶,你在里面游泳是非常危险的。游船有的时候刑事起来需要了望,但是它跟汽车不一样,汽车刹车下去站住了,但船是不行的,船是有浮力的,所以提醒游泳爱好者到正规的游泳场所,作为人来说我们要珍惜自己的生命,珍惜自己的安全。

  主持人:还有一个问题我们也是讨论一下,现在一些景区的水域有一些自己的橡皮艇甚至自己有一些带有小马达的冲锋舟去玩儿,这种现象有没有明确的说法,是可以在这些水域自己玩儿的还是违反了一些条例?目前我们有没有注意到这个情况?

  于傑:这种情况存在,包括有一些郊区都存在有一些水洼或者是水坑,包括结合餐饮弄一个船搞一些水上的娱乐或者是活动,按照法规,严格地说,按照法规,你这个船没有经过交通部门的批准是不允许从事这种水上活动的。

  主持人:但是目前我们可能监管上会有一些缺失是吗?

  于傑:有一些盲区,我们只要发现,肯定要进行查处。当然如果像你说的自己带的这种东西,还是最好不要带,因为你不了解水的情况,有一些户外活动,可能有一些橡皮艇,像冲锋舟挂一个马达,像你说的这种情况,你不了解水的情况,我们现在批准通航水域都是要你这个游船单位提供全部的水文情况的,像颐和园要把整个昆明湖的水文情况都了解的非常清楚,我们要求全部资料才能批准开航,你对水的情况不清楚,水深水浅,一旦自己操作,肯定会出现一些问题,而且施救起来很麻烦。

  主持人:还有一个问题,北京市的自航船和非自航船配备的救援力量是什么情况,救生衣和救生圈是什么情况,是每条船都按核载的比例配备的吗?

  于傑:我们是叫足额配备,就是必须保证乘员的安全。标准配备是必须符合国家船舶救生设备检验的要求的。再有是救生,刚才丁主任已经说了,我们要求按照你的游船的比例要配备相应的救生船艇,根据船舶的不同。第二是你的船舶在通航的时间内要不间断巡航。第三是巡航救助一体,因为我们的救生船的船员,除了有船员证以外,还有救生证。

  主持人:我记得以前查过说我们对救生衣的比例,对儿童的比例我记得不低于10%还是多少,是这样的要求吗?

  于傑:是这样的要求。

  五、结束语

  主持人:今天我们聊到这儿,时间基本上到了,按照节目的惯例,请每位嘉宾再跟网友们嘱咐嘱咐。

  丁宇:各位网友,欢迎大家到北京市颐和园景区游玩,请大家在景区内爱护文物,注意安全,谢谢。

  戚学涛:在此我要提醒广大游客,一定要到有资质的游船企业游玩,注重自己的安全,确保生命财产安全。

  于傑:尊敬的网友朋友,衷心的希望您在水上进行游船活动的时候,为了您和家庭以及他人的安全,保证水上交通安全,我们大家一起努力。

  主持人:谢谢。今天非常感谢三位嘉宾作客直播间,也感谢网民的关注,本期的访谈就到这里,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