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听,请说话(10s)
抱歉,没听清,请再说一遍吧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安全应急管理 > 安全生产

我市路政部门首次举行桥梁通道电梯突发事故应急演练

发布日期: 2014-05-16 09:01 [打印]打印
分享到: 

  5月8日上午10:00,在西大望路通道一名乘客在乘坐电梯时,因电梯梳齿板卡异物突然急停,乘客摔倒受伤,无法行动。电梯运营管理人员立即关闭电梯,询问伤者情况后,拨打120急救电话,半小时内北京市政路桥管理养护集团应急抢险大队赶到现场,开展应急抢险——这是北京市城市道路养护管理中心开展的一次电梯事故应急演练。

  国内因乘坐电梯造成的安全事故时有发生,为顺应当前安全形势,检验天桥、通道电梯事故应急预案的可行性,为及时完成事故救援和电梯抢修积累经验,北京市城市道路养护管理中心首次在城区开展天桥、通道电梯事故应急演练,以达到锻炼应急队伍的目的。

  现场更换电梯梳齿板

  顺利排除故障

  根据2014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第五章第69条和第70条规定,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制定特种设备事故应急专项预案,并定期进行应急演练。当事故发生时,应当按照应急预案采取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市政路桥养护集团应急抢险大队根据应急抢险预案等级,立即组织抢险队员8人,出动工程车2辆,携带锥筒30个、导行提示牌2块、警戒带2盘,到达现场救援。首先,立即封闭故障电梯,进行现场拦护,疏导行人及滞留行人,留存现场影像资料。

  同时,应急抢险大队由专人向保险公司报案,向上级部门随时报告事故抢险情况,做好应急抢险指挥工作。经现场电梯维修人员排查,故障原因为梳齿板卡异物,造成电梯安全开关保护开启,致使电梯急停,现场更换电梯梳齿板1块,故障已经排除,经试运行未发现运行安全隐患。

  现场同时对其它相邻电梯也进行了各部位排查,未发现存在运行安全隐患。电梯事故抢修完毕,恢复通道电梯运行。应急抢险大队在24小时内向相关部门提供事故情况报告及现场影像资料。

  市管桥梁通道配备35部电梯

  日常运行16小时

  目前,城市道路养护管理中心负责管养市管桥梁共1568座,其中492座天桥,182条通道配备了总计35部电梯(其中扶梯31部、客梯4部)。据介绍,电梯的日常运营严格按规定执行,日常运行时间为6时30分至22时30分,节假日期间运行时间早6时至晚23时30分。

  为保证电梯正常运行,确保维护保养电梯的安全技术性能达到规范要求的技术标准,城市道路养护管理中心设置专人负责电梯的日常运营、巡视、保养、维修、自检、定期报检及抢险和救援工作,并制定电梯中修及大修计划。定期对电梯现场运行巡视,做到每半个小时对电梯巡查一次,并对电梯进行自检并记录,动态掌握电梯运行状态,做到问题提早发现、故障提前维修、隐患提早排除,遇乘客因电梯故障受伤时,做到及时关闭故障电梯、及时拨打急救电话、及时上报现场情况。

  电梯每周保养一次

  一般故障24小时内修复

  结合电梯运行环境、乘客流量,将电梯规范要求的15天保养周期,加密至每周保养一次。城市道路养护管理中心承诺,电梯维修做到30分钟到达现场,电梯出现一般故障保证24小时内修复,出现特殊故障保证3天内修复。

  城市道路养护管理中心表示,在每年春运、暑运、节假日前,做好易损部件、常用部件的备件工作;每年有专人负责定期组织技术人员,对电梯进行定期检测,取得合格证后方可投入使用。此外,还将组织对每部电梯周期性维修,达到中修或大修周期时,由专业技术人员调查各部件情况,制定维修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