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市气象台天气预报,7月1日将出现明显降雨过程。为妥善应对此次强降雨天气,本市交通行业各单位积极做好降雨应对的各项准备工作。
一、提前发布各种出行提示信息
根据气象部门发布的强降雨预警,市交通委主任刘小明及时进行部署,市交通委向市应急办、市防汛办建议利用市级短信平台发布出行提示信息,提醒广大市民尽量选择公共交通出行,建议部分单位采取提前下班,错开晚高峰时段。引导广大市民提前安排好出行计划和路线,确保强降雨天气出现时,广大市民出行安全。
二、全力确保道路桥梁基础设施安全度汛保障工作
各道路管养企业加强对市管道路、高速公路、一般公路的巡查、备勤及抢险工作,密切关注降雨过程,确保实时掌握道路汛情。一旦出现险情、灾情及突发情况,立即组织抢险队伍赶赴现场开展抢险。城市道路养护部门加强巡查,严防强降雨导致路面塌陷。一般公路养护单位密切关注远郊区县一般公路的通行情况,特别是要关注山区道路状况,一旦出现山体塌方,马上投入抢险。各高速公路管养单位密切关注所辖道路雨情,出现积水随时投入抢险。目前,各道路管养单位共备勤道路抢险人员4900余人、抢险设备390余台套。
三、全力做好公共交通运力组织保障工作
各公共交通运营企业加强雨天行车计划的落实,根据各线路的实际路况,安排好运行计划。地面公交运营企业,密切关注山区公交线路通行情况,如可能发生危险要果断采取停运措施。切实做好运力组织,确保市民顺利出行。密切关注城市道路,特别是环路下凹式立交桥积水情况,及时采取绕行,甩站等措施,确保运营安全。一旦因道路积水出现断路,要服从现场民警指挥。目前公共交通运输企业备勤抢险人员2700余人,抢险车辆180余辆。
轨道交通运营企业,对于洞口、车站等重点部位,增加了临时水泵、沙袋、挡雨板储备,设置简易遮雨棚,并派专人进行值守,严防雨水倒灌。在车站口、通道摆放“小心地滑”的提示牌以及防滑垫等,防止乘客因地面湿滑而摔倒。并增派人员在出入口加强人流疏导,严防大客流冲击。密切关注运营线路与在施地铁工程连接部位的防汛工作,就近储备适当防汛物资,确保不因在施地铁工程进水影响地铁线路的正常运营。目前,轨道交通企业共准备一次性雨衣1万余件。
四、全力做好重点地区的交通保障工作
一是建立了信息沟通机制。一旦因强降雨天气造成机场、火车站出现大面积旅客滞留,机场、火车站会及时将旅客滞留情况通报运输管理部门。二是加强重点监控。运输管理部门已派专人分别在“四站两场”现场值守,监控出租汽车运力情况,掌握客流变化,及时组织调派车辆进行运力保障。三是加强定点保障运输。运输管理部门已安排首汽、北汽、金建、银建等17家规模较大的出租汽车企业作为定点保障企业,备班车辆3200辆,一旦机场、火车站出现出租车运力短缺情况,各定点保障企业就会及时派车,做好运输保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