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下午,北京市召开2018年春运工作动员大会,对春运工作进行全面部署。2018年春运从2月1日开始至3月12日结束,共40天。据预测,2018年春运期间进出京客流总量预计达4263万人次,同比增长1.7%;其中铁路2905万人次、民航1148万人次、公路省际客运210万人次,同比分别增长1.4%、增长3.8%、减少6%。市内公共交通方面,受地铁新线(段)开通等因素影响,春运期间公共汽电车预计运送乘客3.1亿人次;轨道交通预计运送乘客3.3亿人次,同比略有增长。本次春运客流呈现节前相对分散、节后高度集中的态势。
交通运输部门及企业将密切跟踪监测客流情况并分析变化趋势,统筹配置资源,有效进行组织调度。铁路方面,北京地区三大站图定始发客车达到476对;北京地区首都机场和南苑机场计划进出港航班7.35万架次;全市8个省际客运站计划开行11.31万班次;公共汽电车计划安排运营630万车次,最大限度满足人民群众的出行需求。
2018年春运特点鲜明 客流呈现节前相对分散、节后高度集中的特点
2018年春运特点鲜明。一是客流量呈持续增长态势。根据预测,2018年春运期间进出京客流总量预计达4263万人次,同比增长1.7%。 二是节后客流高度集中相互叠加。2018年春节是2月16日,较2017年晚19天。节前,由于各大中小学集中在1月中、下旬放假,在进入春运前将分散大部分学生客流,节前整体客流相对平缓;节后春运与全国两会高度叠加。届时将形成大批务工流、学生流、探亲旅游流返京、全国两会代表、委员报到四股客流交织叠加,对春运服务,特别是市内交通和各个机场、火车站的接续保障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三是气象条件的影响。根据气象部门预测,2018年春运期间, 京津冀地区气温以偏高为主,其中北京地区平均气温为1℃左右,常年同期(1981-2010年平均值,下同)为0.1℃。京津冀北部降水偏多,南部降水偏少;北京地区降水量为5~10毫米,常年同期为6.3毫米。2017年10月23日至今北京城区已持续多日无有效降水。未来的天气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也给春运应急保障工作带来考验。
密切跟踪客流 科学安排运力 最大限度满足人民群众的出行需求
根据客流预测,结合运力与运量、客运与货运存在矛盾的实际情况,密切跟踪监测客流情况并分析变化趋势,统筹配置资源,有效进行组织调度,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出行需求。
铁路方面,2018年春运期间,北京地区三大站图定始发客车达到476对,较2017年春运节前增加1对。具体为:北京站102对,同比减少1对;北京西站168对,同比减少1对;北京南站206对,同比增加3对。作为春运节前重点地区,北京地区安排始发终到长途临客运行线:节前78对(同比增加3对)。
各站始发长途临客方案。北京站:节前28对(同比增加1对)、节后27对。北京西站:节前28对、节后28.5对。北京南站:节前20对(同比增加2对)、节后20对(同比增加3对)。昌平北站:节前2对、节后2对(同比增加1对)。
根据预测,2018年春运期间北京地区首都机场和南苑机场计划进出港航班7.35万架次,比2017年预计增长1%。为更好地满足春运旅客出行需求,依托天津、石家庄、呼和浩特、太原等周边国际机场分流部分旅客,尽可能保障北京地区旅客春运出行需求。同时在保障旅客运输的基础上,兼顾货物运输,对重点物资及节日急需物品优先予以安排保障。
春运期间,全市8个省际客运站计划开行11.31万班次,其中,节前开行5.1万班次、春节期间开行7100班次、节后开行5.5万班次,筹措备班运力737辆。各客运站与备班运力保障单位签订运输保障协议,确保备班运力及时到位。同时,根据客流临时变化及时调整运营计划,保障旅客出行;针对节前出京和节后返京出现的客流高峰,各客运站增加工作人员,做好客流的组织疏导工作,确保安全有序。
春节黄金周期间,旅游客运/包车保障运力充足。组织骨干企业358辆旅游客车支援省际班线备班运力,保障省际客运行业高峰客流运输需求;北京旅游集散中心组织运营世界文化遗产游、市内观光游等7条旅游热点线路,并密切关注客流变化,适时调配车辆,及时增加热点线路发车班次,满足散客旅游出行需求。
公共汽电车计划安排运营630万余车次 重点做好接续运输服务保障
春运期间,公共汽电车计划安排630万余车次;对始发和途经火车站、机场和省际客运站的36条夜班车,配备相应数量的公交机动车和机场巴士运营车辆,确保火车站、机场夜间接续运力充足,重点做好节后返京客流高峰火车站、机场和省际客运站接续运输服务保障工作。
针对三条轨道新线路(燕房线、西郊线、S1线)和两条市郊铁路(城市副中心线、怀柔-密云线)开通后的客流特点,春运期间,市地铁运营公司、京港地铁公司、轨指中心将根据春运组织实施阶段各时段客流情况,精细运行调度,适时调整列车运行计划,做好“三站一场”以及轨道交通线路覆盖的高校、庙会、旅游景点、繁华商业区的接续运输服务保障工作。
出租汽车加强运营调度,重点做好机场、火车站和主要客流集散地的运力保障;遇恶劣天气机场、火车站出现运力严重短缺时,引导空驶出租车和组织备班车辆进行运力保障。
针对节前货物运输需求量大、抢运任务重的特点,春运期间加强对货运市场的监测,统筹货运物流及城市配送企业运力,做好煤、粮、油、气等重点物资和特运任务的运输,以及鲜活农产品、生活必需品等节日物资运输,满足企业生产和居民生活需要。
春运期间,邮政管理部门将认真做好邮政普遍服务、积极统筹做好快递服务。科学组织邮政运力,确保做好春运期间邮件、邮包的运输与投递服务。根据历年节前电商行情,组织快递企业科学安排快递人员休假,制定春节前后快件积压应对方案,妥善做好春运期间特别是春节前后的快件收取和寄递服务。
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监管责任 确保乘客旅途平安
交通运输企业和相关监管部门将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监管责任,把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岗位、落实到人员、落实到具体环节,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组织开展对铁路、民航、道路运输及城市客货运系统的春运安全大检查,全面排查安全隐患。严格落实安检措施,加大防火检查力度,严格执行“三品”查堵制度,重点查处夹带易燃易爆危险品乘坐交通工具,确保乘客旅途平安。
充分依托移动互联网等技术手段 努力破解春运期间买票难、取票、改签不易的问题
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持续改善购取票服务及候车服务。充分依托移动互联网等技术手段,拓展互联网售票、电话售票、手机客户端售票等便捷售票渠道,不断提高旅客购票便利性。继续提供学生优惠票、务工人员团体票等票种,推行提前30天订票、提前15天免费退票、自助售(取)票机进校园等举措,同时市内各火车站继续增设售票窗口,实施车站咨询服务台外移、优化自助取售设备布局、候车室服务台增加改签功能等便民措施,努力破解春运期间买票难、取票、改签不易的问题。
省际客运继续实行实名制联网售票,继续推行并进一步开发“送票上门”等服务,重点省际客运站根据需要适当延长开放时间,探索提供多种形式的售取票服务。在候车室内设立必要的饮水、取暖、通风等设备,改善旅客候车环境。窗口单位和重点运输区域做好清扫保洁、垃圾清运、非法小广告清除等环卫、市容保障工作,为旅客提供一个整洁、健康、美观、舒适的环境。开通“绿色通道”、“爱心通道”,为有特殊需要的旅客提供关怀帮助。
市春运办会同共青团北京市委、首都文明办和各重点站区管理部门,继续开展青年志愿者服务春运“暖冬行动”,以及从本市各城区抽调文明乘车引导员,在客流高峰时段到北京西站、北京站、北京南站周边公交场站和六里桥、赵公口、八王坟等长途客运站内开展乘车引导、秩序维护、重点帮扶、便民利民、应急救护、问讯答疑、文明宣传和安全值守等志愿服务工作。
春运各服务保障部门将广泛利用电视、广播、短信、微博、微信等多种渠道,及时发布班次增减、客票余额、道路拥堵、交通管制等各类信息,方便旅客提前调整出行安排,错峰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