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一体化是京津冀协同发展 “三个率先突破”之一,作为协同发展的先行官,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工作已经全面展开,三地交通部门正在积极推进交通各领域的协同发展。
京津冀道路建设、运输服务、执法管理全面对接
近三年以来三地在道路建设、交通运输服务、行业标准、节能减排、联合治超、法律法规等方面全面对接,取得了多项实质性成果。实现了京昆、京台高速通车。实现了在天津河北购买的标有交通联合字样的公交一卡通在北京市区所有地面公交线路(定制公交除外)都可以使用。在河北燕郊、涿州、廊坊等地累计开通公交线路39条,月客运总量突破1100万人次。京津冀毗邻地区省际班线公交化改造开通3条试点线路,日均客运量1300余人次。出台了《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路侧单元应用技术规范》、《京津冀跨省市省级高速公路命名和编号规则》和《道路货运站(场)经营服务规范》等三个京津冀交通区域性标准。建立了三地联合的交通运输节能减排统计监测体系工作机制。建立健全了京津冀三地交通一体化应急联动机制。三地签署立法协作框架协议,加强立法联合攻关,共享立法成果,完善了交通法制一体化长效机制。《京津冀联合治超工作指导意见》完成征求意见。京冀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ETC)实现联网互通。
在推进城市交通综合治理方面。京津冀协同发展交通一体化一个主要目标就是通过提供便捷的出行工具,提高城市间通行效率,降低区域内出行成本,同时也要对区域经济发展起到骨架和支撑作用。我们在致力于大力发展区域城市群交通的同时也积极推进城市内部的交通综合治理,治理“城市病”。2016年,市委市政府把治理交通拥堵工作放在突出位置,坚持标本兼治,加快建设北京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快推动交通领域改革创新,综合施策缓解交通拥堵。全年完成交通领域投资988亿元。狠抓缓解交通拥堵行动计划落实,尤其是通过大力推进中心城支路、次干路建设,打通断头路,提高了路网密度;通过加快轨道交通建设,加大施划公交专用道力度,改善步行和自行车出行环境,有效促进了集约和绿色出行。全年中心城日均交通指数控制在5.6以内,相比去年同期(5.7)下降1.8%,9月最拥堵月交通指数为5年来最低,绿色出行比例提升到71%,全市交通运行总体安全平稳有序。实现了“十三五”交通发展的良好开局。
抓好重大交通项目落地实施 提升交通智能化和一体化水平
2017年是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并提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三周年,也是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近期目标(2014-2017)的关键之年、收官之年。按照中央及市委市政府要求,2017年我委推进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的总体目标是:牢牢把握首都城市战略定位,落实“以疏解非首都功能为核心的京津冀交通一体化战略”,深化与津冀两省市的协同联动,着力抓好一批重大项目的落地实施,提升交通智能化和一体化服务水平。我们将在以下三个方面开展工作:
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年底实现京秦高速、京开高速拓宽工程通车,年内实现新机场北线高速开工,并将继续推进新机场高速、延崇高速、兴延高速等项目按计划实施,力争首都地区环线高速(通州至大兴段)主体建成。在高速公路基本全面开展建设后,交通一体化基础设施建设的互联互通工作将更加关注国道等普通公路。
在运输服务方面。轨道交通将全面实现一卡通互联互通。开展新机场航站楼交通中心的交通组织、换乘接驳服务等方面的一体化工作。研究跨省市公交客运管理方案,今年2月13日,又开通了两条连接大厂与北京市及城市副中心的快速直达专线,推进三地公共交通互联互通,缓解潞城地铁站周边交通压力,为沿线乘客提供多样化公交服务新选择。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的修订工作,开展联合执法,推动交通节能减排,构建信息共享平台。
在推进城市交通综合治理方面。2017年是建设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关键之年,要将交通承载能力作为城市发展的约束性条件,把治理交通拥堵摆在更加突出位置。一方面,加强治堵之策研究。另一方面,有针对性的排查交通堵点、乱点并加以治理,有效控制道路交通流量,优化早晚高峰交通组织。同时,大力推进智慧交通建设,优化公共交通接驳换乘,改善自行车和步道出行环境,全面规范停车秩序,持续开展区域交通综合治理。确保实现2017年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到600公里以上,绿色出行比例达到72%。
高标准建设城市副中心交通运输体系
交通运输系统是城市副中心建成运转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影响城市副中心整体布局的关键因素,对城市副中心的建设具有基础、先导和支撑作用。
我委将坚持交通与城市协调发展战略、绿色交通发展战略和精细化管理战略,打造“与中心城区顺畅联系、区内运行服务品质一流、区域辐射能力突出、同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示范区功能定位相匹配”的交通系统。
目前,已成立了以周正宇主任为组长,各位副主任、委员为副组长的城市副中心建设交通领域推进领导小组,并按照市政府统一部署,派驻了工作专班,承担城市副中心建设交通领域工作的现场指导、监督、协调推进等职责。
2017年将重点开展以下工作:
一是理顺交通管理体制机制。全面提升城市副中心道路管养和运输服务水平。二是完善城市副中心路网体系。完善城市副中心与中心城区及周边地区的交通联系,加强城市副中心对外辐射能力,实现京秦高速北京段竣工通车,加快首都地区环线高速、广渠路东延、朝阳北路东延、通怀路等外部联络骨干工程建设;完善城市副中心内部交通路网,建设完成运河东大街、宋梁路,推进环球影城周边九德路二期、张采路等重点建设项目。三是保障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与中心城交通联系。建设完善道路通道,全面完善交通标志系统。保障大容量交通便捷可靠,规划广渠路BRT。四是编制副中心智能交通系统建设方案。做到智能交通基础设施与新改建道路同步规划、实施、投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