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听,请说话(10s)
抱歉,没听清,请再说一遍吧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新闻发布会

北京市召开2017年春运工作动员大会

发布日期: 2016-12-28 14:31 [打印]打印
分享到: 

  1228日下午,北京市召开2017年春运工作动员大会,对我市春运工作进行全面部署。2017年春运从113日开始至221日结束,共40天。据预测,2017年春运期间进出京客流总量预计达4191.9万人次,同比增长3.4%;其中铁路2866.3万人次、民航1105.6万人次、公路省际客运220万人次。市内公共交通方面,春运期间公共汽电车预计运送乘客3.2亿人次;轨道交通预计运送乘客3.2亿人次。

  春节期间继续实行高速公路小客车免费通行的政策,将影响500公里范围内的出行结构和出行时间。除夕前两至三天,高速公路出京方向车流逐渐增多;除夕凌晨至上午,可能会出现瞬时的车流高峰。正月初五、初六的高速公路进京方向,可能会出现持续时间较长的车流高峰,遇有恶劣天气、交通事故,极有可能造成局部路段的严重拥堵,公路交通将面临巨大压力。

  交通运输部门及企业将密切跟踪监测客流情况并分析变化趋势,统筹配置资源,有效进行组织调度。铁路方面,北京地区图定始发客车达到478对,较2016年春运节前增加23对;北京地区首都机场和南苑机场计划进出港航班7.28万架次,比2016年预计增长2%全市10个省际客运站在确保正班运力不减少的基础上,计划开行加班车2950个班次;公共汽电车计划安排运营633万余车次,日均15万余车次,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出行需求。

  近五年来最早的春运

  学生、务工、探亲三大客流叠加

  据预测,2017年春运期间进出京客流总量预计达4191.9万人次,同比增长3.4%,客流量平稳增长。其中铁路2866.3万人次、民航1105.6万人次、公路省际客运220万人次,同比分别增长3.7%、增长5%、减少8%。市内公共交通方面,受地铁新线(段)开通等因素影响,春运期间公共汽电车预计运送乘客3.2亿人次;轨道交通预计运送乘客3.2亿人次,同比持平

  2017年春节较2016年早11天,是近五年来最早的春运。各大中专院校寒假放假日期在春运运输期限内(在京各高校放假时间为1.91.23,形成学生、务工、探亲流三大客流相互叠加,客流高峰呈现来得早、时间长、峰值高的特点。客流将一直处于较高水平,并于节前35天形成客流最高峰;节后返程客流高峰相对集中,第一个返程客流高峰主要集中在农历正月初四至初六,第二个返程客流高峰正月十五前后三天,第三个返程高峰在春运最后一周,学生、务工人员多种客流交织叠加。

  市内接续压力大。一方面铁路增开临客79,其中夜间18对;民航同时增加了夜间飞行航次。另一方面极端天气出现的概率加大,极易发生临客及航班因故晚点到达或在地铁停运后到达的情况,对铁路、民航、市内交通之间协同配合做到无缝衔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出行需要,营造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全市成立春运工作协调小组,统筹协调全市春运工作。市春运办设在市交通委,成员由铁路、民航、公路及市内交通等运输部门、重点运输企业和相关执法部门组成。

  密切跟踪监测客流情况

  铁路、民航、省际客运多项措施保障群众出行

  根据客流预测,结合运力与运量、客运与货运存在矛盾的实际情况,交通运输部门密切跟踪监测客流情况并分析变化趋势,统筹配置资源,有效进行组织调度,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出行需求。

  2017年春运期间,铁路方面提早赶前、精心组织、深入挖潜,力争通过采取优先补充图定运行线能力、重点安排能力紧张方向高铁临客、客流较大方向安排普速临客、提高车底使用效率,满足旅客出行。北京地区图定始发客车达到478对,较2016年春运节前增加23对。具体为:北京站103对,同比增加3对;北京西站169对,同比增加10对;北京南站206对,同比增加10对。作为春运节前重点地区,北京地区安排始发终到长途临客运行线:节前79对(同比减少1对),节后74.5对(同比增加2对)。

  各站始发长途临客方案具体为:北京站:节前29对(同比减少1对)、节后27对(同比减少1对)。北京西站:节前29对、节后28.5对(同比增加2对)。北京南站:节前18对、节后17对(同比增加1对)。北京东站:节前1对(同比增加1对)、节后1对(同比增加1对)。昌平北站:节前2对(同比增加2对)、节后1对(同比增加1对)。

  根据预测,2017年春运期间北京地区首都机场和南苑机场计划进出港航班7.28万架次,比2016年预计增长2%更好地满足春运旅客出行需求, 民航华北管理局将继续支持各航空公司在北京地区调整航线航班,尤其是今年冬春航季民航将航班审批改为了备案制,进一步加大了简政放权的力度,更加便利航空公司自主调整运力,增大机型,在全国省会城市、旅游城市等热点航线上,增加航班密度,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同时在保障旅客运输的基础上,兼顾货物运输,对重点物资及节日急需物品优先予以安排保障。

  春运期间,全市10个省际客运站在确保正班运力不减少的基础上,计划开行加班车2950个班次,筹措备班运力787辆。同时,根据客流临时变化及时调整运营计划,保障旅客出行;针对节前出京和节后返京出现的客流高峰,各客运站增加工作人员,做好客流的组织疏导工作,确保安全有序。

  组织骨干企业373辆旅游客车支援省际班线备班运力,保障省际客运行业高峰客流运输需求;春节黄金周期间可投入运力6500余辆,保障运力充足。北京旅游集散中心组织运营世界文化遗产游、市内观光游等7条旅游热点线路,并密切关注客流变化,适时调配车辆,及时增加热点线路发车班次,满足散客旅游出行需求。

  公共汽电车日均安排运营15万余车次

  重点做好接续运输服务保障

  春运40天,公共汽电车计划安排运营633万余车次,日均15万余车次;始发和途经火车站、机场和省际客运站的36条夜班车,配备相应数量的公交机动车和机场巴士运营车辆,确保火车站、机场接续运输运力充足,重点做好节后返京客流高峰火车站、机场和省际客运站接续运输服务保障工作。

  针对新线(段)开通后的客流特点,春运期间市地铁运营公司、轨指中心、京港地铁公司将根据春运组织实施阶段各时段客流情况,精细运行调度,适时调整列车运行计划,做好“四站一场”以及轨道交通线路覆盖的高校、庙会、旅游景点、繁华商业区的接续运输服务保障工作。

  出租汽车加强运营调度,重点做好机场、火车站和主要客流集散地的运力保障;遇恶劣天气机场、火车站出现运力严重短缺时,引导空驶出租车和组织备班车辆进行运力保障。

  针对节前货物运输需求量大、抢运任务重的特点,春运期间加强对货运市场的监测,统筹货运物流及城市配送企业运力,做好煤、粮、油、气等重点物资和特运任务的运输,以及鲜活农产品、生活必需品等节日物资运输,满足企业生产和居民生活需要。

  春运期间,邮政管理部门将认真做好邮政普遍服务、积极统筹做好快递服务。科学组织邮政运力,确保做好春运期间邮件、邮包的运输与投递服务。根据历年节前电商行情,组织快递企业科学安排快递人员休假,制定春节前后快件积压应对方案,妥善做好春运期间特别是春节前后的快件收取和寄递服务。

  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监管责任

  确保乘客旅途平安

  交通运输企业和相关监管部门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监管责任,把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岗位、落实到人员、落实到具体环节。组织开展对铁路、民航、道路运输及城市客货运系统的春运安全大检查。重点对投入春运的运输技术设备设施的技术状况以及所有交通枢纽场站的客流组织、应急演练、疏散路径、消防安保等进行全面检查,排查各类安全隐患,制定落实整改措施,确保不留隐患死角。确保运输技术设备设施及消防、救生等设施处于安全、正常运转的状态,严禁安全技术条件达不到要求的运输工具和设施投入春运。严把从业人员上岗关,铁路、民航、邮政部门审慎做好自查,运管、交管、安监等部门联合组织对参加春运的道路运输从业人员进行集中排查,严禁无资质从业人员(司乘人员、安检人员、检修技术人员、押运人员等)、驾驶证记满12分的驾驶人员及其他存在安全隐患或威胁的人员参加春运。路政部门全面排查进出京通道,及时治理道路、桥梁、隧道病害及隐患,维护好道路交通安全设施。

  加大巡视巡查和监控力度

  维护重点区域安全秩序

  铁路部门组织各站段和铁路公安加强对售票厅、候车室、道口等重点场所和关键设备区域的巡视巡查和监控力度,继续执行售票厅、候车室“双安检”制度,严厉打击危及旅客安全的违法犯罪活动。

  民航华北地区管理局会同民航公安部门进一步加大对空管以及各机场、航空公司的安全保卫力度,严格督促整改并持续跟踪检查安全保卫工作的薄弱环节。

  北京站、北京西站、北京南站管委会和北京东站、S2线区政府管理部门,根据春运客流特点并结合铁路部门春运工作安排,提前调整设置必要的临时售票、候车和停车等区域空间,采取综合措施加强站区客流和车流的疏导,维护站区公共安全。公交保卫、交通执法、城管、运管等相关部门联勤联动,重点做好机场、火车站、省际客运站、公交场站及地铁站周边秩序的综合整治工作。

  公安部门狠抓春运治安管理,进一步强化对全市治安复杂地区的巡逻和控制,最大限度的把警力投入到交通枢纽场站等重点部位,切实加大社会面秩序维护和掌控力度。公安交管部门加强道路交通主干线和交通枢纽场站附近道路交通的指挥疏导,确保城市运行顺畅。

  开展志愿者服务春运“暖冬行动”

  省际客运探索“送票上门”服务

  春运各单位增强服务意识,以方便旅客出行为目标,全面改进和提升春运服务能力和水平,营造文明、温馨、和谐的出行环境。

  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持续改善购取票服务及候车服务。充分依托移动互联网等技术手段,拓展互联网售票、电话售票、手机客户端售票等便捷售票渠道,不断提高旅客购票便利性。继续提供学生优惠票、务工人员团体票等票种,推行提前30天订票、提前15天免费退票、自助售(取)票机进校园等举措,同时市内各火车站继续增设售票窗口,实施车站咨询服务台外移、优化自助取售设备布局、候车室服务台增加改签功能等便民措施。

  省际客运继续实行实名制联网售票,继续推行并进一步开发“送票上门”等服务,重点省际客运站根据需要适当延长开放时间,同时探索提供多种形式的售取票服务。在候车室内设立必要的饮水、取暖、通风等设备,改善旅客候车环境。窗口单位和重点运输区域还要做好清扫保洁、垃圾清运、非法小广告清除等环卫、市容保障工作,为旅客提供一个整洁、健康、美观、舒适的环境。开通“绿色通道”、“爱心通道”,为有特殊需要的旅客提供关怀帮助。

  继续开展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春运“暖冬行动”,以及从本市各城区抽调文明乘车引导员,在客流高峰时段到北京西站、北京站、北京南站周边公交场站和六里桥、丽泽桥、赵公口、八王坟等长途客运站内开展乘车引导、秩序维护、重点帮扶、便民利民、应急救护、问讯答疑、文明宣传和安全值守等志愿服务工作。

  持续深化“九化”(一体化的出行服务、精细化的安全服务、多元化的购票服务、人性化的候乘服务、精准化的信息服务、优质化的路网服务、均等化的惠民服务、亲情化的志愿服务、便民化的热线服务)服务要求,在继续巩固往年春运便民服务举措的同时,进一步创新活动载体,丰富活动内容,改进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质量。

  广泛利用电视、广播、短信、微博、微信等渠道,及时发布班次增减、客票余额、道路拥堵、交通管制等各类信息,方便旅客提前调整出行安排,错峰出行。

  建立春运信用档案

  引入第三方机构开展满意度调查

  对参与春运的运输企业和驾驶员以及逃票、倒票的违法违规人员建立信用档案,并纳入社会信用记录,建立政府、社会、市场的联合激励和惩戒机制。推进春运信用建设制度化、常态化,不断优化春运服务,改善春运秩序。

  春运期间,市春运办将委托第三方机构,依托网站和出行服务平台,开展春运满意度调查和评估,收集群众意见建议,客观评价春运服务效果,有针对性地改进春运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