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听,请说话(10s)
抱歉,没听清,请再说一遍吧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年度重点工作

市交通委2022年工作总结

发布日期: 2023-01-05 17:14 [打印]打印
分享到: 

按照中央和市委市政府“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要求和部署,市交通委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首都交通高质量发展,城市交通运行总体平稳有序。

一、京津冀交通一体化跃上新台阶

落实区域协同发展战略,加快推进基础设施硬联通和制度规则软联通,推动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向纵深发展。

一是基础设施硬联通持续推进。丰台火车站开通运营,同步投用周边11条(段)接驳道路,我市迎来拥有7座全国铁路客运枢纽和2座国际机场的“七站两场”交通发展新时代,对外交通辐射能力大幅提升。东六环改造工程、厂通路等道路和朝阳站、丰台站等配套交通枢纽建设加快推进。开行北三县直达国贸的通勤定制快巴,实行一人一座、远端安检、一站直达,有效提升环京通勤效率。大运河京冀段全线62公里实现游船互联互通。

二是制度规则软联通不断深化。推进“四网融合”安检互认,丰台火车站换乘轨道交通10号线取消二次安检。加强区域法制协作,完成规范性文件交叉备份22部。京津冀三省市交通部门联合印发实施《环京通勤定制快巴综合监管手册》,促进京津冀通勤定制快巴行业健康规范发展。持续推进三省市联合执法、治超和应急联动等区域深度协作。

二、交通服务首都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持续提升

紧紧围绕首都“四个中心”功能建设,加强重大活动交通服务保障,强化交通科技创新,交通服务首都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持续提升。

一是保障政治中心建设,切实筑牢安全稳定底线。完成党的二十大交通服务保障任务,组织做好上会车辆筹措、社会面交通运输保障、道路设施保障和疫情防控等工作,全市交通运输行业保持安全稳定。统筹推进“交通安全年”、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巩固提升年”等行动,持续开展交通行业区域“安全体检”。持续推进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和风险防范化解,强化应急基础建设,组织修订5部市级专项应急预案,有效应对汛期降雨,首都交通保持安全平稳运行。

二是助力文化中心建设,打造文明交通“新气象”。以中轴线申遗保护为引领,完成南中轴路建设;对万宁桥桥体、栏杆等采用古法进行保护性修复,完成桥面沥青摊铺和桥底、墙体封缝。积极推进“文明礼让、信用出行、志愿服务”三大文化品牌创建,北京电视台、北京交通广播平台开设专栏,宣传贯穿全年。进一步推进地铁志愿服务统一平台搭建,积极动员本行业参与志愿服务活动。

三是服务国际交往中心建设,交通国际化服务水平持续提升。圆满完成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交通保障任务,成立交通保障指挥调度中心,开展闭环内外运输体系统一调度,实现运输服务安全、准时、可靠。通过加强社会面预期管理、宣传动员、引导错峰出行,确保了社会交通的平稳有序,实现了赛事交通与社会交通和谐运转。深化北京-首尔等友城间互动沟通与合作,强化长安街沿线及进出京重要公路等传统国事活动区路域环境整治提升,做好重大外交外事活动期间重点场馆周边道路和设施常态化巡查养护。

四是助推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智慧交通建设加速推进。发布“十四五”时期智慧交通建设规划,聚焦智慧交通基础设施、智慧交通大脑和智慧交通场景。稳步推进智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编制交通行业二维码编码规则,启动第一批实体身份认证;完成地铁18条线路316座车站的空间数字化数据采集及首都机场线二维地图、三维地图制作;拓展引接大交通、政府部门和社会化OD出行等交通数据,交通数据汇聚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加强。稳步推进智慧交通大脑建设,编制北京MaaS2.0工作方案,持续拓展优化一体化绿色出行服务场景功能。智慧地铁、公交、高速、停车等应用场景建设进展顺利,完成延崇智慧高速公路(北京段)建设,编制发布北京市《智慧高速公路建设技术指南》。

三、绿色出行品质不断提升

优化绿色出行体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以轨道为骨干、多种交通方式融合发展,着力构建绿色出行一张网。

一是轨道交通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全力推进轨道交通既有线网优化提升改造项目,国贸站换乘通道改造进场施工,东直门值机与行李托运工程、1号线衙门口支线工程按计划推进实施;亦庄线与5号线、10号线联络线纳入轨道交通三期建设规划;房山线综合提速改造工程等4项加快可研优化,1号线四惠站电梯增设、5号线信号系统改造工程等10项加快立项推进。加强路市沟通合作,就新一轮市郊铁路运营事宜达成共识。全力推进市郊铁路城市副中心线整体提升工程、东北环线等重点项目前期。推动市郊铁路与城轨两网融合,实现城轨与国铁同一APP通乘。

二是地面公交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推进公交轨道融合发展,削减与地铁长距离并行线路,加强与轨道交通新线新站接驳;通过延长运营时间、设置摆站车等方式解决了地铁生物医药基地、善各庄站夜间公交接驳问题。优化调整公交线路100条,新增定制公交144条,新开丽泽商务区、北神树地区巡游定制公交,提升用户需求响应速度及服务体验。升级改造50处区域智能调度系统,实现30组60条线路跨线联运。

三是慢行系统持续优化提升。完成《北京市“十四五”时期慢行交通品质提升规划》编制,优化完善慢行系统评价指标、考核体系和评价算法,对城六区、城市副中心和亦庄新城实施评价。持续实施慢行系统品质提升行动,完成北四环重点路段慢行系统整治方案等。推进慢行优先示范街区建设,完成自专路南展工程。南二环滨河路等慢行林荫道进场施工,清河下段完成3公里慢行系统建设,组织8场“滨水慢行”健身骑行活动,水、路、绿三网进一步融合。

四是道路建设养护稳步推进。完成20项市级疏堵工程。完成457处桥下空间清理整治,三、四环路桥下空间移交属地管理,完成5处桥下空间改造提升试点工程。完成100万平米城市道路大修工程。出台《北京市公路养护作业单位资质管理实施细则》,推动构建“一地审批、全国通用”的公路养护市场准入、一体化监管机制。推进乡村公路提档升级,70公里改造全部完工。完成250公里美丽乡村路创建。

五是绿色低碳交通加速发展。完成北京市绿色出行创建工作,成为首批全国绿色出行创建城市。推进交通领域碳中和工作,加大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力度。持续推动运输结构调整,研究出台《北京市促进砂石骨料多式联运发展激励方案》。持续开展碳普惠激励活动,Maas平台用户量超3000万,日均服务绿色出行450余万人,碳普惠实名注册用户259万余人,累计出行量1.3亿人次。

四、交通出行结构不断优化

坚持系统治理、源头治理、综合施策,深化交通需求管理政策,立足出行方式、出行时间、出行空间调节,交通出行结构进一步优化。

一是立足出行方式调节,持续降低机动车使用强度。继续实施工作日高峰时段区域限行交通管理。严格落实小客车总量调控政策,完成年度新能源和普通小客车指标申请及配置工作。研究制定本市《关于推动城市停车设施发展和管理的实施意见》,健全市场化停车价格机制。研究制定P+R停车场管理服务提升工作方案,重点开展停车场信息化改造、建立常态化管理制度等工作。

二是立足出行时间调节,持续深化预约出行文化。实施京通、通燕、京哈三条道路收费调整,价格杠杆调节交通流量时间分布效果明显。继续实施医院预约就诊,各公园、景区严格落实“限量、预约、错峰”要求,深化预约分时游览。

三是立足出行空间调节,综合管控重点区域交通密度。加强核心区旅游包车监测和管理,关停前门旅游集散中心,实现功能外迁,在六里桥客运站、四惠客运站新增发往八达岭、慕田峪长城的旅游客运班线。

五、交通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深入推进

充分发挥市交通综治领导小组协调调度优势,加大精治共治法治力度,推动交通现代化治理能力和水平持续提升。

一是以智能化手段强精治。统筹推动行业标准化,发布8项地方标准,推进21项新立项和12项延续地方标准编制。深入推进道路停车改革,累计1046条道路、9.2万个车位实行电子收费;推广新增有偿错时共享车位8000余个;推进智慧停车建设,加快动态数据汇集,接入停车位动静态数据80.8万个。推广互联网租赁自行车电子围栏技术应用,进一步规范地面停放区设置。

二是以社会协同促共治。统筹协调市相关单位印发中小学、医院、景区、商业综合体周边及火车站地区综合治理方案,积极推进重要节点周边交通治理各项工作。完善交通行业“接诉即办”工单办理、挂账、约谈等工作机制和配套政策,聚焦诉求反映集中的高频次共性问题开展主动治理,及时有效回应群众关切。深入拓展互动平台,“治堵大家谈”播出46期,紧密围绕交通重点工作和市民关注的热点话题开展访谈,引导网友建言献策、共议交通综合治理。

三是以规范管理强法治。扎实推进法治政府部门建设,持续健全交通法律规范体系,推进出台《北京市铁路沿线安全管理规定》。构建“6+4”一体化综合监管体系,出台《北京市交通运输行业综合监管办法》和配套实施方案,涵盖风险监管、信用监管等6项制度,推进驾培、机动车维修等7个试点领域编制合规手册,推行“一业一策、一业一单、一业一查、一业一评”4项场景化监管措施。

六、交通行业疫情防控有力有效

编制《交通行业应对规模性疫情总体预案》,构建涉疫运输保障工作体系机制,建立健全公路进京疫情防控体系,统筹疫情防控和交通运输服务,为全市抗疫工作提供有力支撑。

一是坚持服务大局,构建涉疫运输保障体系。组织建立区级自筹、市级分配、市级统筹三级运力筹备体系,组织公交集团提供24小时不间断通勤运输方式,保障方舱医院医护工作人员通勤。组建爱心车队和应急车队,及时满足一线医护工作人员通勤和封管控区市民特殊就医出行保障。

二是坚持外防输入,统筹公路进京疫情防控和物流保通保畅。强化高速公路服务区疫情防控,对中高风险地区来京车辆进行查验,并专区停靠,严格扫码登记。强化道路货运保通保畅和疫情防控,加强进京货车运行监测和落位管控,通过设立物流中转站、加快全国统一通行证办理等措施,保障了首都供应链、产业链稳定。

三是坚持内防反弹,统筹市内交通疫情防控和保障市民安全出行。根据疫情防控形势变化,动态调整社会面交通运行,保障市民出行需求,实现了公共交通刷卡刷码进站乘车同步自动核验健康码信息,为市民提供更加安全、便捷、健康的乘车服务的同时,筑牢了公共交通防疫安全屏障。

2023年,市交通委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特别是对交通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为遵循,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央经济工作会精神和市委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首都发展为统领,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驱动,继续加快构建综合、绿色、安全、智能的立体化现代化城市交通系统,努力当好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和首都高质量发展的开路先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