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展情况:首都地区环线通州至大兴段已建成通车。兴延高速累计完成工程总量的90%,延崇高速平原段完成86%、山区段完成48%。
2.实施广渠路东延、宋梁路北延等项目。
进展情况:广渠路东延累计完成总工程量的8.7%;宋梁路北延通州段完成30.5%,顺义段完成7.5%。
3.加快国家速滑馆、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国家雪车雪橇中心等新建竞赛场馆建设,启动国家游泳中心等现有场馆改造,推进水利、电力、气象、通信、交通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进展情况:推进松闫路改线段工程(松山场馆-西大庄科村东段)已完成总工程量的55%。
4.年内开通3段轨道新线,运营总里程达到630公里以上。
进展情况:6号线西延(海淀五路居-苹果园南路)、8号线三期(珠市口-五福堂)、8号线四期等3项任务的车站主体结构已完成,装修、设备安装和出入口建设等正在按计划推进开展。
5.实施轨道交通换乘通道改造工程。
进展情况:国贸站、宣武门站已开展树木伐移、补充勘探、坑探等工作,部分点位已完成场地硬化、提升架及罩棚安装等工作。
6.实施市级疏堵工程20项,完成450公里自行车道治理,完善步道系统。完成100万平米城市道路大修。
进展情况:市级疏堵工程已完成18项、在施2项。市区两级自行车道治理累计160公里,其余项目正在推进、施工。100万平米城市道路大修已完成。
7.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四好农村路”建设。
进展情况:完善“四好农村路”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通州区被评为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区)。
8.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开展副中心智慧城市试点。
进展情况:研究制定副中心智慧交通规划总体框架,实地调研中关村地区区域智能交通系统建设使用情况,研究“互联网+智慧交通”模式下的新一代交通需求分析与动态需求管理技术。
9.继续实施缓解交通拥堵年度行动计划,努力改善出行条件。
进展情况:落实《2018年缓解交通拥堵行动计划》、《2018年缓解交通拥堵行动计划专项督查工作方案》等文件要求,继续加强现场督查。
10.推进公共交通调度智能化。
进展情况:组织公交集团继续开展智能调度系统完善工作,开发移动客户端APP。
11.完善轨道交通和地面交通接驳换乘。
进展情况:研究拟定今年轨道新开通线路的公交接驳初步方案。
12.新开和优化调整公交线路40条以上。
进展情况:已完成。
13.新增公交专用道40公里以上。
进展情况:研究完善今年拟施划公交专用道路段清单。
14.加强共享单车规范管理。
进展情况:继续推进共享自行车监管与服务平台建设,开展聚集区车辆规模和停放秩序治理。
15.中心城绿色出行比例提高到73%。
进展情况:持续跟踪公共交通客运量、道路交通指数、出租车客运量、公共自行车租还量、共享单车订单量、小汽车出行强度等变化,分析交通出行结构。
16.持续推进“北京通”建设,新增多功能卡片200万张;利用“北京通”手机APP,试点“无卡”乘坐公交地铁。
进展情况:配合市经信委推动市政交通一卡通公司丰富现有服务功能,继续推进数据共享、北京通APP无卡乘车等功能完善。
17.推动自动驾驶车辆道路测试有关工作。
进展情况:继续推进本市自动驾驶车辆道路测试工作,现有5家公司11辆自动驾驶车辆取得了测试牌照,并累计完成测试4万余公里。
18.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以“三合一”、“多合一”场所为重点,深入开展城市安全隐患治理三年行动计划,强化消防安全、建筑施工、道路交通等重点领域整治,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
进展情况:印发交通行业安全隐患治理三年行动方案,制定并印发相关台账管理、信息管理制度。
19.严格执行《北京市促进高排放老旧柴油货运车淘汰方案》,综合施策,加快淘汰国Ⅲ排放标准柴油货运车。
进展情况:印发加快淘汰营运性高排放柴油货运车辆实施方案,并组织贯彻落实。
20.加快进京路口机动车排放检查站标准化建设,提升执法检查工作水平。
进展情况:继续会同市规划院共同编制公路综检站规划标准。
21.市住房城乡建设、交通、城市管理、园林绿化、水务、农业等部门建立健全本行业本领域非道路移动机械管理台账,并鼓励优先使用电动或符合第四阶段排放标准的非道路移动机械。各行业管理部门采取通报、计分、与招投标挂钩、纳入诚信管理等方式,加大对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超标违法行为的惩戒力度。
进展情况:按月开展检查工作,向市大气污染综合治理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工作台账。
22.参照《城市道路清扫保洁质量与作业要求》,由市交通委研究制定本市公路清扫保洁质量与作业要求相关标准并组织实施。
进展情况:结合北京公路路网实际,参照城市道路及高速公路保洁情况,研究制定县级以上普通公路清扫保洁质量与作业要求。
23.市住房城乡建设、交通、水务、园林绿化等部门分别制定本行业本领域年度扬尘污染综合管控方案,严格落实“六个百分之百”的扬尘防治要求。
进展情况:落实《2018年北京市交通路政行业工地及道路扬尘污染综合管控方案》,组织实施监督检查。
24.行业主管部门每季度对各区道路扬尘管理情况进行排名考评。相关考评结果同步报送市大气污染综合治理领导小组办公室。
进展情况:落实城六区区管道路施工扬尘污染管控检查方案,检查情况定期报送市大气污染综合治理领导小组办公室。
25.严格执行北京市《建筑类涂料和胶粘剂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含量限值标准》,市交通委牵头组织在市政道路桥梁建设维修工程中使用达标材料。
进展情况:严格执行北京市《建筑类涂料和胶粘剂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含量限值标准》,并开展检查工作,研究细化城市道路使用达标涂料及胶粘剂的有关要求。
26.按照北京市《关于建立完善信用联合奖惩制度加快推进诚信建设的实施意见》要求,市交通委等单位研究建立排污单位、运输企业等的信用信息记录,完善信用信息共享应用机制。
进展情况:第三季度运输企业“双公示”信息在市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和交通委网站公示。
27.市交通委等单位每季度向市大气污染综合治理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施工工地动态名单。
进展情况:按季度将北京交通路政行业施工工地和非道路移动机械台账报送市大气污染综合治理领导小组办公室。
28.配合相关部门做好重大活动空气质量保障。
进展情况:组织完善空气重污染应急减排清单,并已按要求报备。
29.有序推进赛会服务工作-充分考虑赛区距离远、位于山区等实际,从设施建设和服务管理两方面着手,为各客户群提供安全、高效、可靠、准时、绿色的交通服务,并保障赛时全市交通运行顺畅。
进展情况:根据各类客户群交通组织需求,研究制定延庆赛区内赛时初步交通组织方案、抵离北京交通组织方案、北京赛区和延庆赛区外围交通组织图等。
30.有序推进赛会服务工作-加强冬奥交通需求预测,编制赛时交通组织规划和城市交通运行保障规划。
进展情况:根据场馆设计方案的调整情况,对北京赛区和延庆赛区竞赛场馆的交通组织方案进行调整和深化。
31.有序推进赛会服务工作-高度重视开闭幕式、重点赛事及山区场馆的交通疏导问题,制定各场馆交通疏导方案。
进展情况:研究北京地区各场馆交通集疏散方案、配套政策及仿真测试方案,研究各客户群交通服务方案和运动员及随队官员交通服务方案。
32.进一步压缩涉及占掘路审批的低压电力接入工程审批时长至15个工作日,其中规划审批时长为7个工作日保持不变,其他各审批环节均压缩至8个工作日内。
进展情况:已完成。
33.承担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2018年重点任务。
进展情况:组织落实北京市河长制湖长制巡查制度等要求,实施海事、水务、环保等部门联合监管制度,加强水污染综合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