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听,请说话(10s)
抱歉,没听清,请再说一遍吧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年度重点工作

缓解北京市区交通拥堵第九阶段(2012年)工作方案发布

发布日期: 2012-01-19 09:08 [打印]打印
分享到: 

  日前,市政府办公厅日前印发了《缓解北京市区交通拥堵第九阶段(2012年)工作方案》,确定了缓解北京市区交通拥堵第九阶段(2012年)各项工作任务,并进行细化分解。

  2012年,我市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弘扬“北京精神”,以打造“交通惠民工程”为落脚点,继续实施缓解交通拥堵综合措施。以轨道交通和道路微循环建设为重点,完成广渠路二期(四环路-五环路段)、京良路、京新高速(北清路至六环路段)、国道108一期改等工程建设,加大城市次干路、支路建设力度,全力提升设施承载能力;以公交线网优化调整为突破口,在城市放射线、拥堵路段增加施划公交专用道30公里以上,完成40条地面公交线路(含袖珍线路)开通调整工作,改善公共交通服务水平。完成居住区周边1.5万个以上临时占道停车位施划和3000个车位以上规模的老旧小区停车设施建设,加强停车设施建设和管理。以网格化和信息化管理为依托,全面加强交通精细化管理。确保实现中心城交通指数控制在6.0以下,公共交通出行比例达到44%,减少机动车主要污染物排放,提升道路交通安全水平,确保首都交通安全顺畅的年度缓堵工作目标。

  完成广渠路二期、京良路等工程建设

  加大城市次干路、支路建设力度

  2012年将完成广渠路二期(四环路-五环路段)、京良路、京新高速(北清路至六环路段)、国道108一期改建工程建设,推进万寿路南延、西山隧道、京石二高速、国道110二期,以及梅市口西延等园博会周边道路建设。

  发挥区县政府主导作用,加大城市次干路、支路建设力度,根据各区微循环道路规划实现率建立微循环道路项目库。根据各区交通指数、常发拥堵路段分布、轨道交通及重点功能区建设等,明确各区微循环道路建设任务。城六区和通州、昌平、大兴区政府将对辖区内重点商务区、居住区、交通枢纽等区域进行缓解交通拥堵措施综合研究,实施一批疏堵改造工程,切实改善区域交通状况。继续实施优化平交路口、建设公交港湾及站台、增加过街设施、改善步行和自行车道路系统等疏堵工程项目。

  进一步完善开发商代建道路、场站情况基础台账,建立健全道路和场站清理移交工作机制,逐步完成代征代建道路和场站的清理移交工作。

  建成10号线二期等4条地铁线路

  施划公交专用道30公里以上

  建成地铁6号线一期、8号线二期南段和9号线北段,力争10号线全线贯通。继续推进地铁7号线、14号线等线路建设。

  地铁2、4、5、10号线将增购运营车辆,对地铁1号线信号系统进行更新,加装地铁1号线、2号线、13号线和八通线安全门,完成地铁5号线车辆段改造和供电系统扩容改造,提高地铁安全运营水平。

  建成阜石路大容量快速公交系统。在城市放射线、拥堵路段增加施划公交专用道30公里以上。梳理中心城干线、支线、袖珍公交线网,继续开通连接大型居住区与重点功能区的社区通勤快车以及服务重点地区和地铁站点衔接的“袖珍公交”线路,完成40条地面公交线路(含袖珍线路)开通调整工作。调整市郊公交线路,实现与地铁10号线等轨道交通线路以及城区公交线路的有效衔接。

  确定公交场站建设规划,制定加快公交场站建设指导意见,修订公交场站标准化方案,推动公交场站管理体制改革。建成四惠、宋家庄等综合交通枢纽,加快西红门、天宫院、立水桥、西二旗等5座公交场站建设,改造规范20座公交场站。

  推进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建设。在地铁站、公交枢纽、居住区周边建设自行车停放设施,建成2.5万辆规模的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完善步行、自行车道路系统,为绿色出行提供良好的道路环境。

  开工建设五棵松、东单公园、人民医院停车楼(库)

  完成居住区周边1.5万个以上临时占道停车位施划

  加快推进基本停车位和公共停车设施建设,开工建设五棵松、东单公园、人民医院停车楼(库),完成800个车位以上规模的公共停车楼(库)设施建设。完成居住区周边1.5万个以上临时占道停车位施划和3000个车位以上规模的老旧小区停车设施建设。配合新建轨道交通站点同步规划建设驻车换乘停车场,增加临时停车位1000个以上。利用人防工程向社会提供2万个以上停车位。

  落实区县停车管理主体责任,进一步理顺停车管理体制机制,强化停车秩序管理。加大对机动车乱停、乱放管理力度,做到“停车有位、停车入位、乱停必罚”。加强停车收费监管,充分发挥停车价格杠杆对交通出行的引导作用。总结推广路侧停车电子收费试点经验,建设停车管理中心,加强占道停车管理。完善停车场经营企业准入机制,督促停车企业规范经营。

  全面推进交通精细化管理

  提高市民文明交通意识

  继续实施交通需求管理措施。从2012年4月11日继续实施机动车工作日高峰时段区域限行措施和非本市客车工作日早晚高峰区域限行规定。继续实施小客车数量调控措施。预测预警交通拥堵情况,制定并组织实施交通应急保障方案,确保雨、雪、雾等恶劣天气、重大活动,以及突发事件情况下交通的顺畅运行。

  加强道路交通秩序和安全管理,按照简易程序处理交通事故数量占交通事故总数的比例达到85%以上。

  创新路政管理机制。完善城市道路占道掘路施工管理办法,加强城市道路占道掘路施工许可、监管和执法工作,强化对地下工程穿越道路桥梁设施的安全监管。城市道路养护倡导“无痕服务,快速维修”,保持较高路况服务水平。推行区管道路养护量化考核,增加道路养护投资和路况抽检等量化指标。

  加强对出租汽车企业经营行为的监管,着力提高出租汽车服务质量,电话叫车和网络预定叫车数量提高50%,完善出租车GPS调度系统,督促企业加强对出租汽车驾驶员的教育培训,提高出车率和服务意识。建立汽车租赁信息管理系统和信用管理平台,保障汽车租赁行业健康发展。

  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和网络等媒体及户外公益广告,深入开展绿色出行和环保知识等方面的宣传,倡导市民减少使用小汽车,提高市民文明交通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