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高速公路网构架基本建成
9月12日,西六环良乡至寨口路段竣工通车,连接昌平、顺义、大兴等7个新城,总长187.6公里的六环路全线贯通,这标志着北京高速公路网构架基本建成。
全线贯通的六环路,不但缩短了郊区与市区居民的出行时间,而且加强了新城与中心城的连接,带动了沿线房地产业、工农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将进一步加快北京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同时,六环路作为货运交通大通道,将在疏导过境交通、减轻中心城区交通压力、减少中心区域尾气排放、改善空气质量、建设宜居城市中发挥重要作用,也是我市建设人文交通、科技交通、绿色交通的集中体现。
187.6公里构建全国最长环城高速公路
经过广大建设者的艰苦努力,六环路良乡至寨口段(以下简称“西六环”)竣工通车,这标志着我国目前最长的环城高速公路—六环路实现全线贯通。
西六环是六环路建设的最后一期工程,工程起点位于房山区良乡,途经房山、丰台、门头沟、石景山、海淀五个区,终点至海淀区寨口,全长38.28公里。设计时速80—100公里/小时,双向四车道加连续停车带,路基宽28.5米。全线共设置特大桥1座,互通式立交8座,分离式立交27座,通道桥16座,人行天桥2座,隧道1处2座。与铁路相交6处。全线共设置8处匝道收费站,1处管理区,收费标准同前期已经开通运行的东六环一致。
六环路始建于1998年12月,分七期建设,是北京市干线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占目前北京市高速公路里程的20%以上,是北京市域里程最长、连接新城和市域人口最多的一条高速公路。六环路连接了京承高速、京平高速、京哈高速、京沈高速、京津高速、京津塘高速、京台高速(规划的京津三通道)、京开高速、京石高速、京昆高速(规划的京石二通道)、京包高速、八达岭高速等12条对外放射高速公路,以及101国道、103国道、104国道、105国道、107国道、108国道、109国道、111国道等所有放射线国道。全线全封闭、全立交、双向4—6车道,路基宽度26—28.5米,设计行车速度80—100公里/小时。
同时,六环路也是《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中大广线(大庆-广州)的组成部分,是北京市各条国家高速公路的重要连接线,具有连接互通、形成网络的重要功能,保障各方向交通的连续畅利通行和方向转换,是国家高速公路网结构完善、增强连通性和整体性不可或缺的高等级交通干线。
直接连通7个新城完善货物运输通道
北京地处华北中心,是西北地区至华北沿海港口的交通要道,西六环路段是北京西北部地区重要的货运通道,仅西北方向每天约有8000余辆大型货运车辆过境,工程建成通车后,将为我国西部、北部地区向东部、南部地区的货物运输提供良好的道路交通条件。同时,北京作为全国交通运输网络的放射中心,是我国最大、最重要的国家级综合运输枢纽城市,也是国际、国内客流、货流的主要汇集与集散中心,其本身也产生大规模的客货流、交通流。六环路全线贯通后,首都的道路交通网络将进一步完善,通行能力将大大增强。
六环路全线贯通后,对首都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六环路作为货运交通的大通道,截流、疏导过境交通、减轻城市交通压力、减少中心区域的尾气排放、改善空气质量、建设宜居城市,将发挥重要作用。它穿行于“东部发展带”、“西部发展带”的主要发展区,是“两带”最主要的交通干线和基础设施,是“两带”新城建设、产业布局与集聚的重要交通基础设施支撑。直接连接昌平、顺义、通州、亦庄、大兴、房山、门头沟等七个新城,对促进新城间各种要素流动、加强交流与合作具有重要作用。
未来20年 带动1845亿静态效益
按照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综合运输研究所《北京六环路社会经济效益评价报告》显示,六环路社会效益显著,在未来20年内,预计静态效益达1845亿元,是工程总投资的10倍多。
六环路建成通车后,其交通量主要是从五环路和周边其他路网转移过来,这些交通与原来行驶五环路和其他道路相比,行驶速度有较大提高;同时,五环路及其他路网也因交通量减少,现有车辆行驶速度提高。车辆的油耗等运行成本随着速度的提高而呈不同程度的降低,车辆行驶速度的提高也缩短了旅客在途时间。车辆行驶速度的提高减少了货物的在途时间,节约了货物对资金的占用和利息支出。随着交通流从五环路及其他道路上转移至六环路,路网整体交通状况得到改善,交通事故的发生率降低,减少了交通事故所造成的人员、车辆、道路桥梁等经济损失。
六环路对沿线周边地区土地增值的影响范围主要包括六环路沿线穿越的新城,以及沿线第二道绿化隔离带地区。六环路改善了这些地区的交通基础设施,形成便利的交通条件,将激发这些地区产业的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较大程度地提升土地的开发价值,对新城的建设用地和房地产价格构成助升影响。通过用经济联系强度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综合里程长度和贡献权重计算,六环高速公路对沿线影响范围内的土地增值贡献约为220亿元。
六环高速公路建设投资可形成159亿元的GDP增加值。初步计算,六环高速公路全线通车后,可直接新增就业岗位数达1400个以上。按照北京市目前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和未来人均GDP增长率计算,新增就业岗位在未来20年中创造的GDP将达到47.5亿元。此外,六环高速公路的通车还增加了运输从业人员以及车辆维修人员等岗位。
六环路对整个市域的经济发展都具有带动作用,以直接影响区域的经济数值为基数,按对经济产出影响率为0.5%的比率进行推算,六环高速公路建成后第一年对沿线地区GDP的贡献约为11亿元,20年累计约为450亿元。
新技术新工艺建造“科技高速”样板路
西六环工程是六环路工程的最后一期,工程在实施过程中广泛采用新技术、新工艺。
为避免对既有运营铁路线的影响,有三处跨越铁路桥采用了转体施工工艺,其中跨京原铁路和军庄铁路桥采用刚构桥型式,跨丰沙铁路桥采用单索子母塔墩顶转体斜拉桥型式,单铰转体重量为14900吨。
为保护三家店水库一级水源保护区,进行了加强型防撞护栏的研究和应用;开展了跨高路堤的卵石土地区大跨度桥梁快速建设成套技术研究与应用;卧龙岗隧道施工监控量测与运营期监测系统及建设期安全风险评价;膨胀土处治技术研究及监测;浅埋、大跨、小径距、破碎带隧道施工技术研究;管理区采用LED灯、地源热泵等新型节能设施;对全线山体边坡采用客土喷播技术实施绿化美化;每座收费站均设有ETC车道;水土保持、噪声治理等环保工程与主体工程实现“三同时”。
“绿色”高速路防止建设用地无限蔓延
六环路是城市发展新区和生态涵养区的重要连接通道,是减少市区交通尾气排放和噪声污染、建设宜居城市的重要过境通道。
据首发集团介绍,在六环路的建设过程中,施工专门针对不同山体不同施工位置,分别采用了多种植被恢复技术,建起“绿色”高速路。良乡至寨口段的绿化工程修建了大型的混交林和景观苗圃,不但美化了道路周边的生态环境,而且可以减少水土流失的概率。
按照北京市“十一五”时期功能区域发展规划,将全市从总体上划分为首都功能核心区、城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和生态涵养发展区四大功能区域。城市发展新区包括通州、顺义、大兴、昌平、房山五个区和亦庄开发区,是北京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制造业和现代农业的主要载体,是北京疏散城市中心区产业与人口的重要区域,也是未来北京城市发展的重心所在。生态涵养发展区包括门头沟、平谷、怀柔、密云、延庆五个区县,是北京的生态屏障和水源保护地,是环境友好型产业基地,是保证北京可持续发展的支撑区域,也是北京市民休闲游憩的理想空间。功能区的划分,使六环路成为城市空间发展的重要隔离带,改善市区大气环境的重要交通基础设施。
六环路位于北京市第二道绿化隔离带地区,是重要的标志性边界设施,具有防止建设用地无限蔓延的功能作用,其两侧的绿化带和第二道绿化隔离带较宽阔的绿色林带,对汽车尾气和噪声能够起到较大容量的吸收、净化作用,在交通总量不变的情况下,将过境交通以及其他一些交通吸引、外移至六环路,既减少了市区交通压力,也有利于整体大气环境质量的改善。
此外,六环路通过有效截流、疏导过境交通,减少市区交通量,从而减少在市区的排放和噪声污染,降低车辆污染物排放量,初步推算,约可减少市区3%左右的汽车污染排放,为建设宜居城市提供有力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