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份工作日早晚高峰平均交通指数为5.2(轻度拥堵),较2012年12月(6.1)环比下降14.8%,随冬季结束,交通拥堵好转的趋势明显。
图1 工作日月交通指数
1月份道路交通运行呈现如下特征:
(1) 早高峰交通拥堵明显好转,但晚高峰仍然较为拥堵
1月份早高峰平均交通指数为4.1,较2012年12月(5.0)下降18.0%;晚高峰平均交通指数6.4,较2012年12月(7.3)下降12.3%。晚高峰交通仍处于“中度拥堵”状态,且晚高峰交通指数比早高峰高出2.3。
图2 工作日早、晚高峰交通指数
(2) 1月25日开始出现节前特征,上午10点左右出现二次早高峰
1月25日(春运开始前的最后一个工作日,周五,4、9限行)开始出现明显的节前特征,即:在通勤早高峰(7:00-9:00)结束以后,交通指数并没有像以往工作日一样开始下降,而是开始向上攀升,交通拥堵情况开始增加。到10:45左右交通指数达到峰值7.4(中度拥堵);下午从14:30开始路网就达到中度拥堵水平,并一直在高位运行,直到晚高峰19:00以后结束。
图3 春运前一天开始出现节前特征
(3) 商圈、火车站附近拥堵较为严重
随春运正式开始,各批发市场以及火车站周边道路交通拥堵情况加剧,下图为春运首日(1月26日)和前一周周六(1月19日)早高峰(周末,早高峰时段为10:00-12:00)的拥堵路段分布图。可以对比看出北京西站周边、西直门地区、新发地周边以及木樨园批发市场周边道路频繁出现交通拥堵。
1月19日(周六)
周末早高峰拥堵路段
1月26日(周六,春运首日)
周末早高峰拥堵路段
图4 常发拥堵路段分布图
(4) 受春节前后返乡影响,预计2月份道路交通运行情况良好
随着春节临近,道路交通拥堵情况将继续好转,预计2月份交通指数将处于“基本畅通”等级,但春节前最后一周的(周一至周三)仍会出现节前特征,批发市场、长途客运站以及火车站周边交通压力仍然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