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网运行速度
2011年,浮动车数据统计结果显示,北京市五环(含五环)范围内,早高峰(7:00-9:00)期间,路网平均速度为26.4km/h,晚高峰(17:00-19:00)期间,路网平均速度为24.0km/h。
在机动车保有量稳步增加的背景下,由于实施了缓解交通拥堵综合措施,2011年五环内路网速度较2010年同期有所上升,早、晚高峰路网平均车速分别上升了10.5%和13.2%。
图1 五环(含)内路网速度对比(工作日)
图2 路网早、晚高峰速度变化(工作日)
(二)交通拥堵评价
根据路网运行状况将拥堵程度划分为五级,分别为畅通、基本畅通、轻度拥堵、中度拥堵和严重拥堵。2011年,五环(含)路内工作日道路网平均日交通拥堵指数[1]为4.8,比2010年(指数6.1)下降21.3%;2月份交通指数处于“基本畅通”水平,其他月交通指数均在“轻度拥堵”水平。
图3 工作日日交通指数月变化
每年第四季度,晚高峰交通拥堵形势都较为严峻,2011年第四季度五环(含)路内工作日晚高峰交通指数呈逐月上升趋势,晚高峰平均交通指数为6.5,处于“中度拥堵”等级,12月份晚高峰为全年最高,指数6.9。
图4 工作日晚高峰交通指数月变化
2011年工作日早高峰路网严重拥堵里程比例较2010年同期减少了18.0%,主要体现在快速路和主干路,分别减少了7.7%和14.0%;晚高峰严重拥堵里程比例较2010年减少了21.4%,主要体现在快速路和主干路,分别减少了7.8%和17.9%。
早高峰常发拥堵路段由637条、135公里,减少到486条、119公里,分别减少了23.7%和11.9%;晚高峰道路网常发拥堵路段由1134条、250公里,减少到830条、192公里,分别减少26.8%和23.2%。
(1)2010年12月早高峰
|
(2)2010年12月晚高峰 |
(1)2011年2月早高峰 |
(2)2012年2月晚高峰
|
图5 常发拥堵路段分布
从2011年12月数据来看,早高峰拥堵路段主要分布在东西二环南段、北二环、东西三环南段、东北三环、八达岭高速、西三、四环间万寿路,朝阳路、朝阳北路等进城方向道路以及金融街区域、西直门区域。晚高峰拥堵路段主要分布在西二环北段、东二环北段、北二环、东三环、西三环、东北四环、西南四环、长安街、前三门大街等路段,拥堵区域主要分布在中关村、金融街、工体周边、望京等区域。
2011年全日拥堵持续时间(包括严重拥堵、中度拥堵)较2010年同期减少了75分钟,其中严重拥堵和中度拥堵持续时间分别减少了40分钟和35分钟。
表1 拥堵时间统计(2011年与2010年同期对比工作日)
|
严重拥堵 |
中度拥堵 |
轻度拥堵 |
基本畅通 |
畅通 |
2010年 |
1小时 |
1小时25分钟 |
3小时15分钟 |
7小时 |
11小时20分钟 |
2011年 |
20分钟 |
50分钟 |
2小时20分钟 |
6小时50分钟 |
13小时40分钟 |
时间变化 |
-40分钟 |
-35分钟 |
-55分钟 |
-10分钟 |
+2小时20分钟 |
2011年周末道路网拥堵情况较2010年同期有所缓解。2010年周末拥堵指数最大值达到8.0,达到“严重拥堵”等级,2011年周末拥堵指数最大值为5.9,为“轻度拥堵”,较2010年降低25.4%;与工作日早、晚高峰出行集中在7:00-9:00以及17:00至19:00不同,周末早高峰出现在10点至12点;下午从14:45开始至18:30路网处于“轻度拥堵”以上状态,共计3小时45分钟,较2010年同期减少了2小时45分钟。
图6 分时段交通拥堵指数(周末)
2011年工作日日高峰平均交通指数处于中度拥堵(指数6.0-8.0)共有40天,较2010年的118天减少78天;没有出现日交通指数为严重拥堵的情况。
2011年工作日晚高峰平均交通指数处于中度拥堵(指数6.0-8.0)共有74天,较2010年103天减少29天;严重拥堵(指数8-10)共计22天,较2010年72天减少5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