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政民互动 > 在线访谈 > 往期回顾

北京市交通委谈“房山区交通安全隐患精准化治理”

发布日期: 2021-07-07 17:25 [打印]打印
分享到: 


访谈直播现场

访谈主持人 李晓

北京市交通委员会房山公路分局养护管理科科长 王劢

北京市交通委员会房山公路分局养护管理科四级主任科员 高林伟

主持人

主持人:各位观众朋友们大家下午好,欢迎您收看由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和首都之窗联合推出的在线访谈栏目。我是主持人李晓。交通安全关系到每名交通参与者的切身利益,不论是我们日常的通勤还是旅游休闲,或者是道路的运输,平安出发、安全到达几乎是每一个人的共同愿望。我们今天就一起来聊一聊北京市房山区道路安全治理的一些情况。您也可以通过快手APP搜索首都之窗参与我们的节目,与我们现场的嘉宾进行互动。接下来我们来认识一下今天节目现场的两位嘉宾,北京市交通委员会房山公路分局养护管理科科长王劢,欢迎您。

嘉宾

王劢:各位观众朋友们,大家下午好。

主持人

主持人:北京市交通委员会房山公路分局养护管理科四级主任科员高林伟,欢迎您。

嘉宾

高林伟:各位观众朋友们,大家好。

主持人

主持人:首先是不是可以先来介绍一下我们北京市道路安全的一个总体的情况。

嘉宾

高林伟:我先聊聊北京市交通安全基本情况吧。
这些年随着社会各界对道路安全的日益重视,交通运输部门开展了公路安全保障和公路生命安全防护等系列的防护水平专项提升工程,在与公安部门的共同努力下,从2001年开始,总体的万车死亡率是呈总体下降趋势的,但从2016年开始,我市万车死亡率指标有所回升,这其中郊区的万车死亡率回升幅度在咱们全市是一个比较显著的回升。

主持人

主持人:目前我们房山区的交通安全情况又是怎样的呢?

嘉宾

高林伟:按照数据统计,2015年到2019年期间,我市的万车死亡率是0.97人每万车,是低于我市整体的2.19人每万车整体水平的,郊区万车死亡率整体来说是4.47人每万车,是远高于全市整体水平的。而在全市10个郊区县中,房山正向排名由低到高排在第6位,属于郊区的中下游水平,在全市整体应该属于下游水平了

主持人

主持人:您认为我们开展交通安全治理的重点应该是放在哪个方面?

嘉宾

高林伟:这就得说一下房山区的基本道路情况了。目前,房山区道路总里程是3143公里,路网密度是158公里/百平方公里。其中县级和县级以上公路里程是929公里,占全房山区的道路里程是30%。然而,在这30%的道路上,根据交管部门的事故统计,2018到2020年,房山区三年累计发生一般程序以上交通事故800余起,伤了700余人,死亡是300余人,其中发生在县级以上公路的交通事故数达到500余起,伤了400余人,死亡200余人,县级以上普通公路伤亡情况事故数、伤人数、亡人数分别占到全区的65%和69%,这就可以看出在30%的里程占比上,占了65%以上的事故数据占比,这就明显呈不协调的态势。

主持人

主持人:为什么县级以上的公路事故的占比会这么大呢?

嘉宾

高林伟:县级以上公路承担的功能比较多,我们说一下。县级以上普通公路主要承担功能是跨省交通、城乡连接、区内通勤,包括还有村镇互通、休闲旅游等重要交通功能。再结合普通来说相对的路况较好、运行速度较快、路口多、交通量大、穿村过镇的路段也多,交通组成比较复杂,比如行人、自行车、电动车、农用车、大货车等等都在路上跑。

主持人

主持人:封闭的情况很正常。

嘉宾

高林伟:以上多方面的原因,造就了县级以上普通公路的高事故率、高致伤率、高致亡率的特点。

主持人

主持人:这样看来的话,我们开展县级以上普通公路的交通安全治理,应该是我们这个工作当中的重中之重了。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们房山区公路分局具体都做了哪些工作呢?

嘉宾

高林伟:这种局面2020年时我们深入开展专题调研,以房山区近四年的交通事故为重要的参考,详细分析了近千起的事故数据,对每一起交通事故进行了落图标注,客观了解了事故的分布,同时联合交管部门、属地乡镇赴事发现场进行事故原因分析、事故还原,详细判定了这个事故成因。在此基础上,我们又按照不同道路类型、不同风险等级、不同事故特点,进行道路风险指标分析。按照分析结果和交管部门提的意见,2020年时,我们在房山区的京深路、房易路、京周路等等8条道路上开展了交通安全隐患精准化治理的试点工程,这个试点工程是2020年10月完成的,目前来说治理效果良好,已治理的点位没有再新增亡人事故,而且试点道路的各项指标下降还是比较明显的,目前我们正在持续关注这个试点工作的效果。我们每个月进行效果论证,做到持续论证、持续完善,争取把这个工作一直延续到辖区。

主持人

主持人:我们下这么大的力度做这样一个专题调研,到底是出于一个什么样的原因,我们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的呢?

嘉宾

高林伟:我们作为道路管理部门,按照传统的理念来说,一直是以保障道路服务保障能力为主要工作的,交通安全虽然一直作为一个重点工作之一,但是作为交通安全专项工作小组的成员单位,我们一直都是履行配合的任务。在区委的一次交管部门发布的事故简报中,房山区发布事故高发道路中,除了高速,其他全部道路均为县级以上的普通公路,这一点引起我们分局领导的重视,也下定决心一定要转变角色,我们主动出击,摸清始末,精准治理,要彻底改变普通公路高事故率、高致伤率、高致亡率的不利形象。

主持人

主持人:这么庞大一个事故数据量,分析的过程肯定是很辛苦的,我想,收获也会很多,对吗?

嘉宾

高林伟:对,确实。近千起事故数据,时间、地点、成因、伤亡情况,数据规模确实庞大,而且按照能指导试点工程开展的深度要求来说,事故分析的深度和精度要求肯定很高。通过深入分析数据,我们发现了很多事故特点,有的也是挺有意思的。您看我们来做小竞猜,您看怎么样?

主持人

主持人:好啊,可以。

嘉宾

高林伟:给您来第一题,给您三个选项:高速公路、平原公路、山区公路,您认为的危险程度排序应该是怎么样的?

主持人

主持人:我觉得最危险的是高速,然后是山区的道路,然后是平原,对吗?

嘉宾

高林伟:对,您说的基本都是正确的。正确排序是高速公路、平原公路、山区公路。高速公路确实因为运行速度快,导致的事故致亡率高,这是显而易见的。房山作为山区面积比较大的一个区,房山的山区公路和平原公路的里程基本各占一半,实际上山区公路和平原公路相比,平原公路的事故量还有伤人情况远远高于山区的。

主持人

主持人:那是为什么呢?

嘉宾

高林伟:因为平原人口比较密集,而且车流量比山区大,道路相对平直,车辆运行速度比较快,这几项都满足了交通事故的几个主要因素。而山区道路,道路崎岖,车速慢,流量少,再加上近些年公路安保工程、生命防护工程、针对道路自身的危险因素治理,开展的比较多,这就导致了事故数和伤亡情况并不多。但是必须要补充一句,在山区公路驾驶的时候,山区公路的事故特点是致亡率高,所以驾驶的时候一定要谨慎,避免违法和疲劳驾驶等危险驾驶行为。
第二题,您认为事故发生在路口多还是在路段比较多?

主持人

主持人:肯定是路口了,因为路口一个是人多、车多,道路的状况也比较复杂,还有一个就是人员的交通规则的意识,我觉得也是参差不齐的,可能路口的交通事故的发生频率应该会比路段要高很多。是这样吗?

嘉宾

高林伟:没错,一看主持人还是很有生活的。通过我们事发地的归类,过去五年,房山区有54%的事故是发生在路口的,46%的事故发生在路段,在46%的路段事故中,又有53%是发生在村镇路段,这就可以看出,房山区的交通安全隐患治理的重点是在县级以上普通公路,普通公路的重点就应该在路口和村镇路段上。
那我给您出最后一个题。

主持人

主持人:好,接着来。

嘉宾

高林伟:一年12个月,您认为哪个月交通事故会比较多呢?

主持人

主持人:我觉得应该是清明假期、五一小长假、或者十一小长假这样的,或者是周末节假日,可能会比较多,人可能会比较多,对吗?

嘉宾

高林伟:对,主持人对出行习惯的了解也是比较准确的。从目前事故统计来看,实际上一年事故数最多的是5月和10月前后,我们事故发生月份做了统计,发现每年的5月和10月,交通事故的死亡和受伤人数都是明显高于其他月份的,这大概做了4年和5年的事故分析,主要原因就是在于踏青、出游和小长假集中出游,所以再次呼吁各位观众朋友假期美好、出行出游舒畅,但务必注意交通安全,遵守交通法规,避免危险驾驶、疲劳驾驶、违法驾驶等行为。

主持人

主持人:您还有题吗?

嘉宾

高林伟:没有题了。

主持人

主持人:我们说了这么久的事故,接下来说一下如何开展交通安全隐患的治理的具体的措施。

嘉宾

高林伟:好。首先,介绍一下房山区县级以上公路的基本情况。刚才说了是929公里,实际上我们是由77条路构成的929公里,位于10个郊区县之首。为了做到全方位,无遗漏,我们将每条路4年来发生的交通事故进行了分路统计。以每条路的每公里伤人、每公里亡人作为该条道路的评级参数,综合排名,然后按照风险等级由高到低进行分类,我们分了ABC三类。其中,A类路线具有高伤亡的特点;B类路线是高伤或高亡,因为有些事故是偶发的,这是客观事实;C类路线就是一般的低风险路线了。按照风险等级划分,我们计划用两年的时间累计投资2500万,完成ABC三类路线的全部治理任务,实现AB类路线全覆盖式治理,C类的路线是重点点位点穴式治理。这是我们最终的任务目标。

主持人

主持人:我们下这么大的力度来开展交通安全治理工作,也做了很多方面的工作,您觉得我们治理期间最主要的问题主要是体现在哪些方面?

嘉宾

高林伟:通过对事发地进行实地的调查和事故还原,发现这么多的事故,主要引起的事故隐患大概可以分为五类。第一类是交叉口不规范,缺少渠化和相关设施。第二类是支路口视距不良,缺少警示设施。第三类是村镇路段,众所周知,秩序比较杂乱,行人、非机动车防护不足。第四类是学校、医院、景区、重点公共场所周边的安全配套设施不足。第五类是公交停靠宽度不够,人行步道缺少连接,行人过街这些设施设置的有待完善。
针对以上几种隐患类型,我们按照道路的特点继续细化分类。我们举一个例子,例如仅仅路口,我们分类分为信号交叉口和非信号交叉口,非信号交叉口继续细化分为支路口、中央分隔带开口、相近等级道路交叉口、丁字口、十字口、异型路口等等,分类这么繁琐复杂,目的就是为了让它准确,最终做到因地制宜、精准施策,确保工程的治理效果。

主持人

主持人:您刚才说了,学校、医院、景区这些重点的公共场所的安全设施,它的建设可能是不足的,具体的就像这几个重点的场所一般安全设施都会由哪些构成呢?

嘉宾

高林伟:总体来说分为三类吧。一是标志类、标线类,还有警示设施类。标线一般重点公共场所,之前一般会施划速线,包括“前方学校”这种路面的提示标识。标志类的,比如重点公共场所之间肯定有人行过街配套,我们会设置一些提示行人过街提前的提示,前面有行人,注意行人的提示。还有一些为了规范,因为公共场所门前肯定是人流相对来说比较集中的地方,秩序上如果可能会有问题的话,我们会设置一些隔离的设施,比如护栏或者人行过街的扶栏,来规范一下当街秩序,或者阻车桩之类的。

主持人

主持人:我是比较关心这一点,像学校、医院,确实是人很多,我想这些地方应该交通事故发生的频率相对来说也会更高,我们针对刚才您说的这个重点场所的交通标识标志,这些建设方面,我们现在已经有具体的推进的工作在做吗?

嘉宾

高林伟:我们是一个常态性的工作,这么多年我们一直在推,只不过就是2020年的时候,我们针对试点工程,把这个作为其中的一项,列入试点工程当中,但是这项工作我们一直在推,不仅仅是试点工程里包含这项工作,我们这么多年的日常养护一直都在推。

主持人

主持人:每年的规划里都有这个组成部分吗?

嘉宾

高林伟:对。

主持人

主持人:我们在这些工作开展的过程当中,我们房山区公路分局有没有一些特色的工作的方式或者方法呢?

嘉宾

高林伟:有的。在开展工作过程中,我们充分发挥了交通安全部门联席会的制度作用,跟交管部门做到路警联合,跟属地乡镇做到街乡参与,跟属地群众形成合力,共同治理交通安全隐患。交管部门、属地政府负责开展安全警示教育,提高驾驶人员和危险点位周边群众的安全意识。同时,交管部门也加大执法力度,保证交通秩序,确保我们设置的标志、标线发挥一些约束性。而且交管部门也增设了一些信号灯、测速抓拍、违章监控等这些执法设备,我们公路部门主要开展了交通安全综合治理工作,开展专题调研,并实施试点工程,分析了公路的交通事故的整体情况分类,提出不同路口路段的治理方案。综合实地情况,运用标志标线等手段来治理现场的隐患。同时,在方案编制过程中,我们也广泛吸取了各方意见,实地走访群众,比如重点的学校、医院、景区,周边的群众,听取这些群众意见,真正听到群众内心的诉求,让群众真正参与进来,尽量满足多方需求,为了道路使用者提供更便捷、更安全的保障。

主持人

主持人:您刚才有提到路警联合、街乡参与,我们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有没有一些非常好的范例呢?

嘉宾

高林伟:我们房山区每发生一起亡人交通事故,我们就会在最快的时间召集各个部门去实地开亡人现场会,进行事故还原,判定事故的成因,是违法类还是道路本身设施存在问题,基本做到一起事故对一次会,一次会能做到立即整改,这是立行立改的我们的一项工作。

主持人

主持人:街乡参与主要的一种方式就是能够参与到例会里来?

嘉宾

高林伟:对,我们在开现场会的时候,事故双方的人员,他是哪儿的人,他从事什么工作,包括年龄、家庭情况,我们都是调查得很细的,所以相当于不光从设施这一个角度来看这个事故,包括这个人平时的一些家庭情况、出行习惯,包括他为什么到这儿来,为什么出的事,我们都了解,所以人的因素很重要。

主持人

主持人:就是警方、街道、属地会有一个联合的参与。

嘉宾

高林伟:对。

主持人

主持人:说到安全保障,北京这些年据我所了解一直推类似安保工作,与其他的有什么不同吗?

嘉宾

高林伟:这由王科长介绍一下。

嘉宾

王劢: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一下进入“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间,我们交通委统一在全市的范围之内开展了公路安保和公路安全生命防护的一个专项治理,这是持续的。这个工程的目的在于什么?在于想把道路的全面的邻水、临崖、急弯,速度要控制,还有陡坡,这种路侧险要的路段,我们把交通安全隐患消除。通过治理,也就是说,近几年我们减少了二次事故的发生,等于减少了生命和财产的损失。通过这个工程,公路交通的安全保障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升。但是,交通安全是一个动态的,多样的这么一个环境,所以有一些交通安全隐患是在变化的。

主持人

主持人:比如呢?

嘉宾

王劢:比如目前有一些设施我们已经完善了,但是随着我们机动车保有量的增加,随着京郊游、近郊游程度的热衷,比如游客、车辆、餐饮,到郊区来玩,这种流量的变化,到这种习惯的变化,可能都对我们交通事故有一定的影响。所以,我们在日常观察中,刚才林伟也讲了我们的事故案例分析,有可能分析到什么呢?分析一起夜间出行的交通事故,可能是因为外埠的朋友酒驾、驾驶没有年检的机动车,这种情况可能与我们道路交通安全设施关系不是很大,对于他的交通意识问题还有违法的情况,所以说刚才说的每一起亡人事故,我们都要跟踪和分析,把具体事故原因落到纸面,因为交管部门最后要形成相关责任认定判定书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及早发现问题,及早把问题整改掉,这是我们目前的联合工作方式和方法,也起到了一定的效果。

主持人

主持人:联合多部门一起参与进来。

嘉宾

王劢:对,基本上每次都要现场会。

主持人

主持人:您刚才有提到二次事故,二次事故我们具体指的是什么样的情况?

嘉宾

王劢:二次事故,可以简单的来说,交通事故直接发生了,比如撞车了,撞上了以后,车辆的轨迹可能不受驾驶员的控制了,如果恰逢他邻水、临崖,可能控制不了,就落入水中了,造成车辆落水,造成车辆落崖,人员有伤亡,车辆又有损失。还有一种情况是控制不了了,行驶到对侧的车道,如果是一个大货车,行驶到对侧车道的小型车辆相当危险,为了避免二次事故的发生,近十年我们做了公路的安保和生命防护的工程。

主持人

主持人:具体的是有哪些措施?

嘉宾

王劢:具体的措施主要是完善路侧的安保防护设施。比如邻水临崖,可能在路侧增设一些钢板护栏,保证小型车辆或者发生事故以后,能够拦住,不让它落水落崖。在路中增设一些防护设施,对象车道发生了安全事故之后,避免冲到对策的车道里去,造成对象车道的损失。所以,这是我们生命安全安保和生命防护的工程,大致是从道路自身的设施完善的角度来避免二次事故再造成生命和财产的损失。这是前十年基本上我们延续的一项工作。
从现在来说,交通安全隐患治理工程,区别于之前的这两项工作,在哪里呢?它研究方向从道路基础设施本身延伸到人,从人的角度,以人为本来分析事故的原因、分析死亡的情况,有可能分析到什么呢?也就是说,研究人的出行习惯,比如每天我出门,我就要往右走,或者我为了避免绕行一个路口,我要骑自行车逆行50米这种的习惯,通行是否合理,是不是您违背了交通安全的这些要求,您违法了。

主持人

主持人:其实最重要的还是人的意识的问题,对不对?

嘉宾

王劢:对。

主持人

主持人:就是设施的硬件做的再好,人的意识,我们交通参与者的意识没有提高的话,我们很难改变交通事故高发频发的现状。

嘉宾

王劢:对,您说的很对。所以,通过分析这些原因,我们这次做的主要是对人的意识的一种提醒或者引导,可能在我们日常的治理工作中,我们会设置一些警示的标志,告诉您这儿禁止逆行,要施划一些减速带,告诉车辆要穿村了,要减速,施划一些人行标线,明确人的人行道的路权。在一些较宽的路口还会设置二次过街的安全道,让一些行动不便在这个安全岛可以暂缓的休息一下,二次的过街。还有一些就是公路的人行步道设施并不是必须的,在一些城镇的路段做一些人行步道,让大家便捷出行,从而进一步规范交通秩序,引导大家按照合理合法的出行。这就是我们这一次交通隐患治理的主要的方向和目标。

主持人

主持人:我还是对刚才两位说的二次事故比较感兴趣。我们刚才说了这么多,做了这么多工作,我们有没有一个数据,就是做了这些工作以后,二次事故有没有下降,有没有一个数据来支持?以前是怎么样的一个情况,现在改善以后,我们又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

嘉宾

高林伟:我们做了一个观测,但是因为交通事故数据比较敏感,不方便对外公开,只能目前来说,效果显著,有明显的下降,这是肯定的。

主持人

主持人:有改善我们就很高兴,就觉得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我们再来聊一下试点工程的情况。

嘉宾

王劢:分局领导十分重视,我们在2020年启动交通安全隐患点的精准化治理的试点工程,从工程的实施来说,我们从77条路是作为数据分析,分析出了8条路,像京深路、京周路、岳琉路等8条路,总里程是182公里,在这182公里实施刚才所说的这几项措施,总的投资是995万元。这个工程是于2020年9月底完成的,从10月份开始我们就开始对这个治理过的点位进行了后期的跟踪、观测。从目前跟踪观测的数据来看,治理过的点位目前没有新增亡人事故,这是对我们工程的一种数据的体现,大致现在是这么一个情况。

主持人

主持人:为什么会选择这8条路呢?

嘉宾

王劢:刚才林伟也讲了,我们当时分了ABC三类,这8条路就是A类点位,致亡率相对高一些。

主持人

主持人:有没有数据?

嘉宾

王劢:从2017年到2019年,我们统计的事故数来说,它占全区3000公里道路包括高速、城市道路、乡村公路、普通公路这3000公里它的事故发生的数占到了31%,伤人数也占到27%,亡人数占到事故亡人39%。

主持人

主持人:是最高的。

嘉宾

王劢:对,是最高的。但是这8条路的总里程才180公里,占全区路网仅仅是6%,所以6%的里程出现了这么高的事故数、伤人数和亡人数,这也是我们看中了要首先治理关键点,所以我们选择了这8条道路来治理。

主持人

主持人:确实,这段道路事故的占比确实太高了,我们治理以后有明显的效果吗?

嘉宾

王劢:有的。刚才讲了亡人事故现在没有发生,从我们10月份观测到现在,截止到目前,我们模拟了近4年交通事故位置发生趋势和模型。我们按照这个治理以后,和这个模型相比,现在的事故数,我们是下降了31%。那么,伤人数也是下降了24%,亡人也是下降了30%。

主持人

主持人:应该说,有大幅度的明显的下降。

嘉宾

王劢:对,有将近1/3下降的趋势,我们也在积极的观测。在工程实施过程中,我们也积累了相关的经验,比如在事故分析方面,我们之前是没有现场分析会的,现在我们通过现场会的形式。

主持人

主持人:每次事故都会有现场会吗?

嘉宾

王劢:每次亡人事故分析会的形势,就又剖析了这个事故产生的根源,对方案编制起到了一个充分支撑的作用,在日常的工程措施上,也积累了刚才说的几类做法,所以说这个工程的实施也给我们后期的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们也想把普通公路的项目和试点工程,向高快速路,向乡村公路全面的推广,也能够达到一个减少事故的目的。

主持人

主持人:您说的这个持续跟踪评价和持续的治理,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有没有具体的事例,能够给我们大家讲一下?

嘉宾

王劢: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吧。我们按照当月的交通事故的情况去分析,已治理点位有没有发生亡人和伤人的事故。还有对群众和社会的反响来了解某处点位是不是有一些没有完善或者缺陷的地方,比如我们有一个点位是107国道的“朱岗子”点位,这个点位虽然说基本上已经治理了,但是在这个过程中,还是有非机动车在机动车道行驶的情况,后期我们又通过跟踪和完善,在这个机动车道上安装了机非的隔离带,硬性的隔离,起到了阻止机动车行驶到非机动车道,保障了非机动车道和行人的安全。所以,我们力求在治理工作中能够不断地完善,达到一个治理的效果和受益受众面越来越宽,达到这么一个效果。

主持人

主持人:周围的群众对这样一个改变有什么样的看法吗?

嘉宾

王劢:总体上行人在交通秩序参与中基本是相对比较弱势的,在我们这次治理过程中也是优先考虑的行人和非机动车。所以,在治理的过程之中,基本上每到一个点位去研究制定方案的时候,刚才也说了,叫路警联合、属地参与,属地参与制中就是周边的村民、群众要征询他们的意见和建议,所以吸纳进来。从这方面,目前来说群众的反映还是良好的,对这个工作也是很认可的。

主持人

主持人:我们在开展这么多工作的过程当中,有没有遇到什么样的难题,最难解决的。其实我们在以前做节目的时候经常会问到这样一个问题,比如资金不足,我们有没有会遇到相同的问题?

嘉宾

王劢:资金的问题也有,但不是说最关键的问题,关键的问题,因为这是一个试点工程,从立意到实施,实际是没有可参考借鉴的,在我们前期工作的时候,也是丈二和尚摸不到头。所以后期我们发现了,交通事故数据挖掘利用。所以在前期工作中,我们主要认真的分析了近几年交通事故的一些数钻情况。在这个过程中,点位的落图,我们把每一起事故落到我们普通公路路网图上,把每一个点、每一个路段落到这个图上,然后进行分析,形成了刚才说的ABC类的点位。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其实我们前期消耗了很大的精力,但是我们感觉,方向远比速度要重要。所以我们挖掘到了可用的,有用的一些信息之后,才开始进行下一步的方案的制定。

主持人

主持人:磨刀不误砍柴工。

嘉宾

王劢:对。在方案制定过程中,因为某个点位或者路口设施数量和种类也很多,刚才说了叫路警联动、属地参与,那其中还有一些设施并不是公路产权的,比如路灯、比如信号灯、比如园林绿化。

主持人

主持人:涉及到部门很多,可能协调起来比较困难。

嘉宾

王劢:牵一发动全身。所以这个方案的论证是多个部门共同的协商研究的结果,集思广益。

主持人

主持人:我们现在有没有在联动这些部门的时候,有没有什么障碍,或者说现在配合的已经很顺畅了?

嘉宾

王劢:在房山,各个兄弟部门对这个工作十分的支持。我们现在研究方案的时候大家给予了支持,在后期的实施中也是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刚才说到方案的制定,一个是属地,还有部门,其中还有一个就是百姓。属地百姓的出行习惯已经形成了,如果更改了一些标志设施可能影响到他们自己的小利益。所以在这块我们也是劝导、讲解,最后形成一个最优化、最合理,让大家变化最小、受益最大的方案,所以众口难调,也是我们这个过程中一个难点。第三块,就是我们对于项目的期盼。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所以我们作为项目的建设或者实施或者叫牵头部门来说,我们希望这个项目早日实施、尽快落地,早日实施有可能减少了一起交通事故,减少了事故,就减少了伤亡和损失。所以在工程实施期间,我们林伟是具体的实施人,白天在现场,晚上回来还要研究研究协调一下明天的工作。所以,有时候往往就工作到了深夜。

主持人

主持人:办公室当家了。

嘉宾

王劢:基本上可以这么说。但是这样的付出,我们也感到很欣慰,因为我们看到了工程实施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减少了这些事故,这就是我们工作的动力,所以再苦再累,我想我们也是值得的。

主持人

主持人:我们想干好一件事,确实不容易,不过好在这么兢兢业业的付出也是得到了很多很好的治理效果,也算是物有所值了。

嘉宾

王劢:对,我们认为随着工程的实施事故数会得到有效的遏制,我们觉得是物有所值,还需要继续的努力,把今年也就是第二年的隐患治理实施好,落实好,利用三年的时间,使得县级普通公路在交通事故的指标上,我们争取要减1/3,我们有这个信心,也有这个决心。

主持人

主持人:现在已经进入到汛期了,我们针对汛期的道路交通安全,有做一些具体的工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