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地铁16号线北段(西苑至北安河)将于2016年年底正式投入使用。16号线北段首次采用8 A车辆编组,运能提高70%;北安河车辆段以公共交通为导向进行综合开发,建设综合交通枢纽;地铁运营更加注重细节服务,打造优质出行体验。
近日,市交通委周正宇主任赴16号线北段北安河车辆段及车站调研,并召开现场会,要求各部门做好开通前的筹备工作,确保16号线年底顺利开通。
首次采用8 A车辆编组 运能提高70%
周正宇主任带队调研了16号线北安河站,并试乘了8A编组列车。16号线是北京地铁首次采用8辆编组A型列车的线路,较以往常见的6辆编组B型车总长度增加66米,宽度增加0.2米,最大载客量3560人,运能提高70%。列车室内取消了车厢对角的两个六人座椅,改为两个多功能区,其中设置了多个扶手杆,既可以停放残疾人座椅,也配备了腰带,可为站立乘客提供支撑。8A列车将有效解决高峰时段运能不足的问题,缓解通勤高峰时段拥挤程度,提高舒适度。8A车辆编组、相关配套设施以及技术标准将为北京后续轨道交通建设提供示范。
北安河车辆段采用“TOD模式” 建设综合交通枢纽
TOD(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模式,即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模式,将商业、办公、居住、市政交通设施、景观等各种元素融合。
周正宇主任一行到16号线北段北安河车辆段,查看了车辆段上盖土地综合开发利用情况。北安河车辆段综合利用区地处西六环外,北清路南侧,占地500亩,有11个单体建筑,总建筑面积达32.4万平方米,建成后是地铁投入运营线路中规模最大车辆段。北安河车辆段除了承担列车停放、检修等常规功能,规划建设时采用了“TOD模式”,在交通衔接处建设地下广场用来引导地铁人流,地下换乘通道引入商业配套设施,车辆段上盖建设的住宅小区。同时,在车辆段西北侧建设集公交首末站、旅游集散中心、区域循环巴士、P+R停车场于一体的综合交通枢纽。
注重细节服务 打造优质出行体验
在16号线北段筹备中,京港地铁对服务及设施进行了优化,打造优质的出行体验。一是添加服务特殊人群功能,各站均备有 “咨询卡”,方便听障(聋哑)人士与车站员工沟通。二是创新客服中心功能,与普通客服中心不同的是,16号线各站的客服中心在售票窗口外设置了Z型台面,台面上设置了一个半圆形凹槽,方便盲人放置盲杖,方便乘客放置拐杖、雨伞等,并且台面的高度更适合轮椅乘客使用。三是保障乘客安全疏散,在站厅、站台地面增设了超大的电光型地面疏散标识,与普通的夜光标识相比,增设的标识面积更大、更醒目,便于紧急情况下乘客安全疏散。
目前,16号线北段开通筹备工作已经到了收尾阶段,各单位积极筹备,确保开通试运营前,保质保量完成工程建设;确保开通试运营当日所有交通接驳设施投入使用,地面公交调整到位;确保安全应急、治安和周边环境秩序整治工作全部到位,打造优质的出行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