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工作动态

京藏辅路慢行廊道综合整治提升工程完工

发布日期: 2022-01-12 17:42 [打印]打印
分享到: 

2021年底,我市京藏辅路慢行廊道综合整治提升工程完工,工程起点为二环路德胜门桥,终点至昌平西关环岛,全长约35公里。此次整治工程由市交通委会同市公安交通管理局、市园林绿化局于2021年10月下旬启动,针对部分路段慢行设施不达标、立交桥区慢行系统部分功能缺失、公交站台机非交织等问题,采取拓宽非机动车道与人行步道、规范公交站处行车秩序、完善立交桥区慢行交通功能等措施,以切实提高沿线慢行系统通畅性和系统性,进一步提升慢行出行品质,保障慢行交通路权,塑造高品质的慢行友好出行环境。

为保障非机动车道通行安全顺畅,此次工程中,通过适当缩减机动车道宽度、占用外侧绿地等方式,累计拓宽非机动车道宽度14.1公里。其中,德胜门至西三桥南14公里的城市道路段,将长度2.2公里辅路的非机动车道宽度调整至3.5米;西三旗桥以北至西关环岛21公里的普通公路段,将长度11.9公里辅路非机动车道宽度调整至2.5米。工程实施后,除个别点段外,实现了全线非机动车道最小宽度不低于2.5米,达标率为92.3%,提升了17.4%。

8.jpg

图1京藏辅路南店北路北侧天桥处非机动车宽度拓宽前后对比

为保障沿线行人出行安全便捷,此次工程中,针对不同路段的行人流量和出行诉求,有的放矢开展整治工作。如京藏辅路(出京方向)北沙滩桥南侧步道缺失,原先行人只能利用辅路机动车道与自行车道之间宽约1.5米的树池带通行,本次通过压缩机动车道的方式将步道宽度调整为2.5米,保障了行人路权。针对西三旗桥以北人行道宽度小于1.5米的路段,采用占用外侧绿地和混凝土路肩、改造边沟、雨水井改移拓宽的方式,进一步拓宽人行道通行宽度,累计改造长度3.38公里。工程实施后,全线人行道宽度达标率(城市段不低于2米、公路段不低于1.5米)提升了21.2%。  

88.jpg

图2 南店北路南侧步道设施完善前后对比

为保障公交站台处非机动车骑行安全便捷,通过完善导流岛、设置柔性隔离柱、施划自行车优先地面标识、设置路面彩铺、规范公交车停靠秩序等方式,规范了沿线62个公交站处的通行秩序,有效解决了交通冲突问题,保障非机动车安全有序通行。

888.jpg

图3 东辅路定福黄庄公交站台规范慢行交通秩序

此外,为提升立交桥区慢行出行品质,本次工程因地制宜,实施“一桥一策”,完成德胜门桥、马甸桥、上清桥等4座立交桥区改造。如在德胜门桥区存在多路口交叉、慢行路径不清晰、步道宽度过窄、公交进出站困难、高峰期交通拥堵等问题,为改善德胜门桥区慢行出行环境,本次将西南角步道宽度由原3.3米拓宽至6米,东侧人行步道由3米拓宽至4.3米。同时,将德胜门箭楼东西两侧公交站及非机动车道进行拓宽改造,改造前站台人行道宽度仅1.8m,无法满足乘客候车及行人通行需求,本次将公交站台宽度拓宽至4米,并增设了3.5米公交港湾及3米非机动车道,增加了路面彩色铺装,进一步保障非机动车路权,整体优化提升了慢行通行环境。

8888.jpg

图4 德胜门桥区西南角步道宽度拓宽前后对比

88888.jpg

图5 德胜门公交站改造前后对比

8888888.jpg

图6 德胜门桥改造后的效果

据介绍,京藏高速辅路(德胜门桥-西关环岛)始建于1996年,是连通中心城区与清河、回龙观、昌平地区的重要交通线。近年来,特别是2019年自行车专用路开通运行后,市民绿色出行的意愿显著提升,京藏高速辅路成为昌平新城、回龙观、清河等大型居住区至上地、中关村科技园等大型就业区之间的重要通勤路线,同时也是众多骑行爱好者游玩北京西北部众多景点的骑行路线。

市交通委相关负责同志表示,京藏高速辅路慢行廊道综合整治提升工程是2021年北京市城市慢行系统品质提升行动中的重要一环。近年来,我市按照“慢行优先、公交优先、绿色优先”的交通发展理念,大力倡导和推进慢行系统发展,在保障路权、秩序维护、配套设施和改善环境等方面不断提升慢行交通出行品质,鼓励和支持市民更多采用“步行+自行车骑行”的出行方式,提高绿色出行比例。2022年,市交通部门将继续推动慢行系统建设和整治工作提质增效,进一步提升步行和自行车出行吸引力,使慢行交通成为市民健康生活的一部分。